伯特·施奈德(右)1975年获奥斯卡最佳纪录片奖
好莱坞制片人伯特·施奈德12月12日在洛杉矶因自然原因逝世,终年78岁。
伯特·施奈德是好莱坞嬉皮时代的领军人物,他制作的电影包括《逍遥骑士》(Easy Rider)、《五支歌》(Five Easy Pieces)、《最后一场电影》The Last Picture Show和《天堂之日》(Days of Heaven)等,忠实反映了60年代的嬉皮精神和时代风貌。他制作的《心灵与智慧》在1975年获得了奥斯卡最佳纪录片。
伯特·施奈德在纽约长大,是哥伦比亚影业公司总裁亚伯拉罕·施奈德的儿子。50年代早期,处于叛逆期的伯特·施奈德被康奈尔大学开除。随后,伯特·施奈德在幕宝公司开始了他在娱乐圈的职业生涯,他和鲍伯·拉菲尔森在1966年一起为NBC电视台制作了热门剧集《曼基乐队》(The Monkees),随后把这个乐队的故事搬上了大银幕,拍成了电影《毛发》(Head),由鲍伯·拉菲尔森导演,杰克·尼科尔森参与编剧,伯特·施奈德担任执行制片。这部反映60年代嬉皮文化和反战思潮的电影在当时并未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但让伯特·施奈德从此走上了制片人的职业道路。1969年,彼得·方达、丹尼斯·霍珀和杰克·尼科尔森出演了《逍遥骑士》这部在影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的电影,伯特·施奈德出任制片。1970年,伯特·施奈德又制作了由鲍伯·拉菲尔森导演和杰克·尼科尔森主演的《五支歌》。
随着新拍档Steve Blauner的加入,伯特·施奈德和鲍伯·拉菲尔森将原来的公司改名为BBS制片公司,他们一起制作了彼得·博格丹诺维奇导演的《最后一场电影》和亨利·嘉格隆的首部电影《避风港》(A Safe Place)、杰克·尼科尔森导演的《开车,他说》(Drive,he said)和Peter Davis的《心灵与智慧》等影片。
伯特·施奈德制作的影片还包括Richard Patterson执导的卓别林纪录片《绅士流浪汉》(The Gentleman Tramp,)、亨利·嘉格隆的《天堂之日》等电影。2011年戛纳影展金棕榈大奖得主泰伦斯·马力克的电影生涯也是在伯特·施奈德的制片公司起步的,他参与了《开车,他说》一片的幕后工作。
伯特·施奈德在70年代以后不再活跃于影坛,他最后制作的电影是几乎不为人知的Michie Gleason的《Broken English》(1981)。无论如何,《逍遥骑士》在美国电影史上占有毋庸置疑的重要地位。这部小制作的公路片代表了一代人的心声,反映了60年代的嬉皮精神以及对自由和个人意志的向往,足以让伯特·施奈德影史留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