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艺谋
张艺谋导演的专访被安排在晚上十点钟,在此之前,他已经跑了广州的几家影院,做了3个小时的采访。但他丝毫不显疲态,侃侃而谈很难被打断。采访快结束时,他有点“后悔”地说,其实我的原则是不去反驳和评价别人的评论的,既然你聊起来就说了……勤奋、隐忍这两个词,的确十分适用于他。
前日(28),张艺谋携《金陵十三钗》主演倪妮、佟大为等来广州与媒体见面。发布会后,张艺谋接受了南方都市报记者的独家专访,全面回应了电影上映后引起的各种讨论。该片已于当地时间12月23日在北美小范围上映。而外媒对该片的批评也随即在网上流传开。
张艺谋导演在接受采访时并没有回避这一大家印象中“敏感”的话题,而是大方表示:“无论大家的评价是好是坏,我都觉得这是电影的魅力。即便是现在西方人在讨论在南京大屠杀的背景下贝尔的转变是不是生硬,就算是这个问题,他们不也看了电影了吗?不也多了一个知道南京大屠杀的概念的人了吗?这难道不好吗?”他笑言,虽然他个人觉得电影上映后,导演其实没必要对评论和讨论再进行解释和回应,所以很少就这些问题进行解释。但他很留意网民的热议,经常上网看大家的讨论,无论评价好坏,他都开心。对于拍这部电影的初衷,他很少见的宏大叙事式地表达说:“其实拍这个电影我也有自己潜在的一个责任,就是向世界讲出中国的故事”。
A
回应
热议1豆蔻两人为何能轻易跑出教堂?
“这是戏剧,有50%的合理性就可以这么拍”
南方都市报:很多观众说喜欢这个电影的叙事,也有好些观众说为什么豆蔻那两个人这么容易跑出了教堂。后来贝尔他们要逃出去反而很难。
张艺谋:我们当然有设计它的合理性。当时日兵的保护只在前后门,也没有流动巡逻。所以后来美花说她们天一黑就不见了,其实天黑,要是没有流动巡逻,她们在那里等时机,从天黑等到深夜,日本兵困了,在那个没有流动巡逻的矮墙,是有可能爬出去的。贝尔他们出去那么难,是因为后来长谷川加强了守卫。其实我们有拍她们翻墙的戏的,只是后来觉得镜头太多……
南都:她们是千方百计躲进教堂求生,为何为了那么小的两样东西跑出去?
张艺谋:这就是她们的性格,你觉得那个(注:指二人回妓院想取回的琴弦、耳环)小,她觉得那个大。原著中写这两个女孩才十六岁,年龄轻,社会阅历少,对于危险的意识不够。在南京城,烟刚散她们就来到了教堂,穿得花枝招展,拿着各种细软,认为躲两天就可以出去了,根本不知道外面发生了那么大一场屠杀。我们现在是看了那么多资料,回看这段历史才知道的。
南都:设计这个细节时,有没有想过会引起这样的讨论?剧组内部有不同意见吗?
张艺谋:当然有。我并不是偶然去做的,而是早就有考虑,也经过内部的反复讨论。无论她们怎么跑出去和为什么敢跑出去,都有百分之五十的合理性。(剧组内部)谁也说服不了谁,这就是我们的讨论结果,因为这是个戏剧,只要有百分之五十的合理性,我们就这样做,因为我们觉得这样的性格会感染到人。
贝尔《金陵十三钗》剧照
热议2
贝尔扮演的神父
转变过于突然?
“电影里有很多细节,转折做得很充分了”
南都:贝尔饰演的假神父,国内不少观众觉得贝尔演得好,而国外媒体的评论则觉得贝尔的转折太突然。你觉得为什么会这样?
张艺谋:首先是对于南京大屠杀这样的大背景事件的认知,中西方有不一致。第二个是电影里面的很多细节,这些人没有认真想。这个转折是我们做得最充分的,演员没有正面去演走还是不走这个事,我们让他一点一点地水到渠成。
那天严歌苓第一次看完片就说:导演即便不做任何其他铺垫,光是那个女孩摔下来,他睁开眼睛看到血流满地的时候,就这样的一个细节,你说他能走吗?能见死不救吗?这里就只有他长着一张外国脸啊,外国人就是当年的保护伞啊。那时候南京只有22个外国人。严歌苓说只有这一点她都觉得够了。何况我们还做了很多点点滴滴的铺垫,包括他和陈乔治的争论。还有一场戏是玉墨说,在南京,你这张脸就是一张很好的通行证。这一点我们中国人都知道,根本就无需多说。我认为西方人就没有这个概念:他们对那时候的南京根本没有什么了解,就随便坐在那里一说,就把它看成跟莎士比亚的戏剧一样。
热议3
用小女孩的视角是一次冒险?
“刘恒不同意,但我想坚持原始的创作冲动”
南都:还有评论说到电影里小女孩的视角。因为她在教堂里,对于南京城的事情她可能知道得不那么多。所以电影里对这场屠杀的残酷呈现也就不多,变成了一个模糊的背景。
张艺谋:这个电影不想去书写这些宏大的角度,因为前面(的电影)都做过,所以一定不能重复。第二个,这不是这个电影要着墨的地方。有两场戏有大的布局和战斗就行了,其实这个电影一直是从大开始收小的,甚至后面连续有八场戏都是收到地窖来的,我是喜欢这个结构的。这么收着是为了反视觉高潮的。摄影师当时都很担心地跟我说:导演,连着那么多场戏都是室内啊,不出去了?摄影师们觉得很危险。因为如果我们没有能力,这种反视觉的高潮会是一种失败,要是做好了,反倒会让观众的心跟着进去。
南都:听说编剧刘恒反对过这个视角,但你很坚持。我看一些评论,包括外媒评论,也有人提到,在这样一场大屠杀中,这样的视角拍那么多绚烂的镜头,会不会把这场残酷的屠杀浪漫化了?
张艺谋:刘恒不愿意加小女孩的主观视线,因为他觉得这个很危险,会失败。到开机的时候,他还在提醒我这个是陷阱,要小心,这个钢丝你可能走不过去。我认真地考虑过他的意见,也和文学指导周晓枫讨论过很多次。有时候他们都同意刘恒的意见,但是我也问过自己,我最早看这个小说的原始冲动哪里去了?我的原始冲动就是这个小女孩的视角,它带给我另类的感觉。最早触动我的东西我就不想丢掉它,我也不想被别人说服,如果丢掉它,老天爷会告诉我我犯了一个错误。所以我就坚持了下来。但我还是很克制的,不能太炫技。
我并不是对南京大屠杀这一类题材情有独钟,也没有专门去寻找这类题材来拍。我是因为看了这个故事,意识到这个故事拍出来有可能成为这一类题材的“另类”,那这个就会很有价值。因为一个空间很小,几乎不能出什么新意的东西,有新意出来了就会很有价值。所以这一点让我觉得蛮有挑战的,所以我2006年开始就筹备这个事情。
热议4战争戏太长了削弱主线?
“我觉得我有责任去表现局部的抗争”
南都:有些观众,包括原著作者严歌苓在内,觉得前面的战争戏太长了。战争戏是商业考虑吗?
张艺谋:这其实是所谓的文武之道的平衡,既然拍到了外景,也希望外景能有情绪进来,如果三两枪就打完的话,就没有那个情绪了,这也许是在考虑中国人的某种感受。
我们既然写到了他们为了救女学生而放弃了出城的机会,索性就直面现实,用诗化的形式来拍他们的牺牲。关于南京大屠杀的那段历史,我们看到的都是士兵的溃逃、被屠杀、窝囊,其实我们看了大量的资料,其中也有抗争,局部的激烈抵抗经常被忽略了。我也觉得我有义务、责任去表现一下,用李教官来表现局部的勇敢和抗争,索性打出一些精神出来,打得有声有色,也打得有章法。我觉得这个战争戏有必要,这也是老百姓的心声,他们不愿意看那么多窝囊的溃退。
张艺谋回应关于《金陵十三钗》各种议论
上一页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