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送审的《午夜火车》今年才上映
10年前,我们看电影,只是在电影院里欣赏大银幕上演绎的悲欢离合;10年后,网络、视频和各种电子技术手段的更新,让我们再看电影时,萌发了“我是否也可以试试”的冲动。
一部电影,从创作剧本开始到立项审查,到最终呈现在观众面前、统计票房,究竟会经过哪些过程?这些过程又是如何操作的,需要多久来完成?甚至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投资建设一座电影院?
你是否想过,一部让人难忘的电影也可能与你有关,或许就是你亲手打造的。
今日起,本报将推出“走近电影”系列报道,让你在了解电影“幕前”花边新闻的同时,也真正走近电影,看懂电影。
技术审查一分钟给答复
内容审查可能要几年
近日,韩国影像物等级委员会正式开通“在线审查分级综合支援系统”,宣告韩国电影审查进入网络手机时代,可以全天候接收物料,5分钟即可完成申请。
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影市场的井喷式发展,电影审查制度也在意见和建议声中不断成长。那么,在中国一部电影从立项到完成审查需要多久呢?
本报记者昨日采访到电影圈内影视公司老总及知名导演,为您还原中国电影审查制度的“三部曲”。
1、立项审查7个工作日内完成
国产影片从最初的立项到上映,在审查的环节上一般要经历3个关卡,而第一关就是影片的立项关。
一般情况下,影片摄制单位在申报电影立项时,应当向广电总局提交不少于1000字的电影剧情梗概、片名、片种、影片题材等材料。广电总局根据《电影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予以立项或提出修改意见。
那么一部国产电影的立项需要多长时间,花费多少钱呢?
北京麦特文化发展公司负责人陈先生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立项没有行政费用。在材料齐全的情况下7个工作日内会通过。但是以现在审查部门的效率,5个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给明确答复。”
电影的立项一般不由影片导演直接出面办理,而是由影片的投资方集齐相关材料报批。不过,对于电影导演来说,这一关仍旧因人而异地面临着一些难题。
昨日,《铜雀台》导演赵林山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回忆:“当年给《铜雀台》立项的时候我还是个新导演,因为剧本中有一些尺度较大的描写,投资方在立项前要求我删掉,说这么弄肯定没法立项。但是我当时觉得,这些没问题,因为很多大导演已经上映的影片尺度比我这个还大。但投资方跟我说:‘你不是大导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圈内人士表示:“在立项阶段,确实有些题材或者导演的作品只提供剧本梗概就可以,有些作品则需要提供全剧本。”
在实际操作阶段,一个导演给人留下的印象也会直接影响他执导的下一部影片的立项。冯小刚就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观众对于《让子弹飞》的过度解读,已经让姜文的下一部影片在审查上面临很大的压力。
2、内容审查从几天到几年不一定
剧本立项这一关过了,接下来就是内容审查。影片的内容审查要在拍摄剪辑之后进行。这对于所有导演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拍摄好的影片是删是改都在内容审查这一关被确定下来。
对于很多在类型片上进行不断尝试的导演来说,没有分级制度的电影审查简直是一种折磨。娄烨的影片被禁、杜琪峰的影片被删、贾樟柯的影片被要求大改……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影片最终无法以导演的本意呈现在观众面前。这也是当年,李安执导的《色·戒》上映时,引发香港旅游观影热的一个重要原因。
那么通过内容审查这一关需要多长时间?
赵林山导演表示:“其实在这一关上,审查部门并非传说中的不尽如人意。《铜雀台》的审查只用了3天,其中周润发的一些台词被修改了,不过整个周期非常快。审查部门会照顾到影片在院线的排期,如果非常临近,会加急。”
不过,并不是所有影片都像《铜雀台》一样幸运,本月初上映的惊悚片《午夜火车》其实早在2011年就送审了。当时发生了“7.23”动车事故,这部影片于是被无限期押后,不断被提出修改意见。直至今年才得以上映。
3、技术审查最快一分钟给答复
过了内容审查这一关,几乎所有的投资方、剧组都可以松一口气了。接下来只要完成上映前的技术审查,影片就可以同观众见面了。在技术审查上,影片的过审率几乎达到了99%。
陈先生表示:“技术审查一般一到两天就会完成,有些影片送去审查,放映一遍当场就会过审。”可以称之为效率极高的“一分钟过”。
为什么技术审查这一关效率如此之高?知情人士透露,影片到了这一关,在内容上已经没有什么可修改了。在这一环节,审片的压力转移到了审查部门身上,因为一部已经制作完成的影片如果在最后审查阶段发现市场上出现了盗版,审查部门将面临很大压力。所以,这最后一遍的审查通常非常痛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