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银幕行业观察 经典老片市场化放映趋热

像《阳光灿烂的日子》、《霸王别姬》等经典老片正重新回到影院

 

  25岁的小李大学在山东艺术学院学习影视编导,目前在某影视公司工作。他自从2011年到北京工作,便时常出没于电影资料馆、百老汇电影中心、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影院、法国文化中心、塞万提斯学院(西班牙文化中心)等电影文化活动举办地。他习惯上豆瓣网查阅各个大使馆举办的放映活动信息。他已经很少再像过去一样在网上下载电影,也几乎不买DVD。“大银幕的观影体验是不可取代的,看过大银幕再看电脑屏幕很不习惯。”在艺术片的熏陶下,他也越来越少走进主流影院观看商业片了,“只注重视觉刺激的电影看多了也没意思。”

   

  33岁的电影图书编辑小周也是各大电影活动放映地的熟脸。出于工作需要以及个人爱好,从2007年起,他几乎每周都会去中国电影资料馆看一到两次电影。同时,他也是百老汇电影中心的会员。今年上海国际电影节期间,他专程坐火车到上海看小津安二郎的回顾展。“我要看的不光是艺术电影,还有中外经典老电影,商业影院很难满足这种需求。”

   

  不光北京,上海也有大量喜欢到影院观看院线电影以外作品的观众。看看每年上海国际电影节的展映环节的火热就知道了。上海影城的展板上,最受期待的影片往往一早就贴上了“满场”标签。为了观看某位电影大师的回顾展,铁杆甚至会早早制定出买票攻略,并得意地在微博上晒出票根。

   

  没有人统计过这群人数量究竟有多少。北京当代MOMA百老汇电影中心总经理杨洋透露,百老汇电影中心采取会员制,而当会员人数达到一万人以上的时候,增长速度会突降。可据此大致推断,北京市艺术电影的主力消费群体在数万左右。确实的是,各大中小城市,都潜伏着一批艺术电影受众。从1994年美国大片正式引进中国,到VCD、DVD、网络下载的普及,近20年的电影文化熏陶,让一部分观众不再满足于仅仅观看主流院线上映的商业电影,他们可能还希望在影院里重温《霸王别姬》,或者在大银幕上观看三大国际电影节的获奖佳作,而不是通过下载盗版高清。

   

  随着单块银幕的产出值逐渐下降,当银幕总数从16000块增加到20000块以后,市场细分是大势所趋。细分之后的艺术影片市场本身也将呈现出多元化——独立艺术电影、经典老片重映以及好莱坞大片以外的国外优秀电影。

   

  在进行艺术影片经营的时候,片源、版权以及运营思路是三大首要问题。

   

  有人曾哀叹:“柏林人口仅400万,却有超过100家各具特色的艺术影院,北京人口接近2000万,至少应该要有50至300家艺术影院才对。”这是电影文化高度发达后的理想状态。中国的艺术片市场还处于耕耘播种的初级阶段,换个角度看,这恰是机遇。在本期特别策划中,我们采访了几家不同性质的艺术电影发行放映机构,他们是为这个历史性机遇推波助澜者:

   

  中国电影资料馆将庞大的馆藏片库重新利用起来,为公众放映经典老片;

   

  百老汇电影中心将艺术影片放映纳入商业体系,用商业电影的利润养活艺术影院;

   

  尤仑斯当代艺术中心影院拥有高水准的策展人,组织了大量影展活动;

   

  “后窗放映”尝试帮助难以进入主流院线的独立艺术电影找到良性的发行放映渠道;

   

  上海文广建立了“艺术电影联盟”,以政府力量推动艺术电影在主流院线的常态化放映……

   

  无论属于文化组织还是商业组织,这些机构的共同点是:没有一家能够实现盈利。投资回报率低、运营困难、片源不足、人才紧缺等问题,每一家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

  

  积极信号也同样存在:第一,艺术影片的放映数量越来越多;第二,此类电影的观影人次也越来越多;第三,观影人群逐步年轻化,受互联网影响,年轻人可以快捷地掌握电影放映信息。第四,艺术影片的放映水平逐步提高,影片编排越来越注重专题化、学术化,也越来越重视与观众的交流互动。

   

  当艺术电影市场真正成为商业电影市场的有效补充后,会是什么局面?我们不妨畅想一下:冯小刚的《私人定制》在全国主流院线上映期间,某艺术影院策划一个“冯小刚+王朔”电影展,将二人合作的《遭遇激情》《我是你爸爸》以及共同参与演出的《阳光灿烂的日子》等影片一同展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