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旧事'剪辑蓝为洁病逝 一生参与300部电影


图为蓝为洁与汤晓丹晚年合影


  曾参与电影《城南旧事》《巴山夜雨》的著名剪辑师蓝为洁,于2月21日凌晨病逝。蓝为洁与另一位剪辑大师傅正义并称“南蓝北傅”。她的丈夫是电影导演汤晓丹,两个儿子也都是享誉世界的艺术家,大儿子汤沐黎是画家,二儿子汤沐海是指挥家。据汤沐海透露,蓝为洁今年1月突然发病,直至2月初才确诊,她的去世十分突然,“妈妈有很多朋友都在外地,都想来,后事还在商量,暂时还没有定”。


  一生参与三百多部电影的剪辑


  蓝为洁1928年生于重庆,1944年高中毕业后进入重庆中国电影制片厂,在那里她与导演汤晓丹相识相恋。1949年,蓝为洁进入上海电影制片厂,后又入上海电影译制片厂任剪辑至1984年退休。她以废胶片练手自学剪辑,除了与丈夫汤晓丹合作外,她还与吴贻弓谢晋等导演有过合作。


  她一生参与了三百多部电影的剪辑,其中最为知名的作品有《巴山夜雨》《城南旧事》《苦恼人的笑》《南昌起义》《廖仲恺》等。1984年退休后,蓝为洁还为全国多家省市电视台剪辑电视剧达一千多集。蓝为洁对中国电影业界影响深远,包括导演高群书、制片人张纪中、剪辑师周新霞等电影人都曾受其帮助和影响。


  汤晓丹日记书稿等待出版


  晚年的蓝为洁笔耕不辍,不仅为报刊杂志撰写专栏,还著有《台前幕后的明星们》《大导演汤晓丹传》《汤沐海的音乐人生》《我的画家儿子汤沐黎》等书。据她的二儿子、著名指挥家汤沐海透露,母亲生前记忆力佳,才思敏捷,因而写就许多电影史方面的文章。“妈妈说她至今还有几部书稿在出版社等待出版,其中就包括我爸爸几十万字的日记”,汤沐海说。


  中国影视界4日折损四大将


  2月19日,原长影著名导演、电影艺术家孙羽在北京病逝,享年80岁。他曾在《黎明的河边》、《我们村里的年轻人》等多部影片中有过精彩表演。上世纪70年代起,他开始展露导演才华,独立执导《丫丫》《花开花落》《绿色钱包》等影片。1982年他执导了电影《人到中年》,将一代中年知识分子的困境与崇高精神表现得入木三分,影片获得了多方肯定。


  20日,曾执导过电影《卡拉是条狗》的导演路学长突然因病去世,终年49岁。他与娄烨王小帅陆川贾樟柯等人同为中国电影第六代导演,导演电影作品包括《长大成人》《非常夏日》《卡拉是条狗》《租期》等。他虽然产量不高,但他对电影的热爱以及作品的质量均被同行称道。


  21日,享有“南方第一剪”美誉的上影著名剪辑师蓝为洁因病离世,享年86岁。


  22日,导演袁牧女因心脏病猝发去世,享年57岁。她曾执导电视剧《南唐遗事》《母女情》,获飞天奖及金鹰五个一等国家级、省部级奖项数十次,蒙特卡罗金仙女奖等国际奖4次。


  声 音


  蓝为洁老师对我们这一代电影人影响很大,记得年轻的时候她有一次给我们做讲座,她很大气、潇洒,没有稿子就跟我们如数家珍地说起剪辑经验。那时候起,她就是我心里的偶像。蓝老师的很多片子都是跟吴贻弓导演合作,她提倡“无技巧剪辑”。以前剪电影要转场,镜头之间都要加淡出、淡入、叠化的效果,但她都是直接剪。她后来介绍之所以会这么剪,是因为她曾经在上海电影译制片厂做剪辑,经常看国外的片子在转场上是怎么做的,然后用自己感悟到的方法去剪。她是个有心人。蓝老师的剪辑很犀利,当时就很受我们年轻人喜欢,她的片子我们都一定要认认真真地看,拉片子。虽然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怎么知道她,但是她做的事情是让大家记得的,中国电影也是这样传承的,我们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向前走。 口述:周新霞(中国电影剪辑学会会长)


  剪辑师蓝为洁女士在剪辑方面是自学成才。她20岁不到便嫁给了导演汤晓丹,随后在家相夫教子。因为是川妹子,不甘心只是在家,因此开始尝试剪辑工作。她多数作品都与第四代导演相伴,成名作是《苦恼人的笑》。这部电影与《小花》齐名,是最早的意识流影片,其中关于梦境的呈现都令人印象深刻。剪辑作为二度创作的一种,蓝为洁的叙事逻辑与传统不大一样,她的高峰作品《城南旧事》是一部散文电影,剪辑很成功地展现了影片所要传递的意境,创造性的剪辑思维为影片加分。她后来与丈夫汤晓丹合作的《南昌起义》《廖仲恺》则转向常规叙事。因此她在剪辑方面的探索也经历了从非常规走向常规的过程。 口述:石川 (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