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竞争激烈的暑期档大银幕上,中外大片纷呈,而一部富有诗意略带文艺之感的影片悄然登陆国内视频网站,并在社交网络上引起部分观众的讨论,甚至口口相传,美誉不断——这部影片就是理查德·林克莱特历时12年的最新作品《少年时代》。
这部影片在海外其实早火的一塌糊涂。2014年2月15日,第64届柏林电影节闭幕,理查德·林克莱特这部呕心之作《少年时代》毫无悬念拿下最佳导演银熊奖,不仅对于林克莱特12年来的努力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在柏林期间所收获的一致好评也让这部新作成为林克莱特导演履历上崭新的一页。
一、理查德·林克莱特的个人经历
从叛逆到简单 走自己的独立之路
理查德·林克莱特
作为独立制片的代表人物之一,早在拍摄成为文艺青年爱情圣经的“爱在”三部曲之前,林克莱特像所有的年轻导演一样,在作品中肆无忌惮地表露着自己的艺术理想和美学观点,从社区大学毕业之后,林克莱特在1991年拍摄出自己第一部引起相当反响的作品《都市浪人》,在影片取消情节取消人物的散乱故事背后,展现的无疑是导演对于传统叙事方式和结构不屑一顾的叛逆姿态,影片将镜头对准一群在城市当中无所事事的流浪汉,他们对于整个世界高谈阔论,影片几乎在风格上致敬着导演自己所崇尚的许多影史大师,林克莱特几乎正是以这样名不见经传,却信手指点江山的姿态登上世界影坛的。影片上映之后褒贬不一,而两边都走向极端,也正是由于这种广泛的争议性和反惯例的特质,《都市浪人》相继拿下独立电影两个重要奖项圣丹斯电影节和美国独立精神奖的提名,林克莱特一跃而成为电影界的一颗新星,随后,林克莱特继续在独立电影当中发挥着自己年轻的能量,1993年的《年少轻狂》、2001年的《半梦半醒的人生》,再到2003年的《摇滚校园》,林克莱特的影片始终以青年人为主题,关于他们的生活、情感和梦想。
相较于90年代的独立电影“同届生”来说,史蒂文·索德伯格严肃深刻,过于晦涩;昆汀·塔伦蒂诺不疯魔不成活,将叛逆和张狂坚持到底;韦斯·安德森华丽繁复,精雕细琢,林克莱特始终保持着对于现实生活的热情和亲近,虽然当年的激情如今逐渐内敛,年过五十的林克莱特已经将对于电影和生活的激情变成为一种更加饱满和沉稳的感情,但是在他的影片当中燃烧不熄的青春和生活梦想仍然成为他作品的显著标签。
如今,当年的“独立小将”们都逐渐加冕成为大师,回归主流,林克莱特仍然保持着他的独立制作的“遗风”,没有大投资的商业制作,没有时尚的主题和风格,甚至也没有大牌的演员——伊桑·霍克和朱丽·德尔比一用就是20年。他始终拍的是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爱恨情愁,幸福悲伤,从这个角度来看,林克莱特实在不够“高大上”,但是正是在这种简单自然的风格之中,林克莱特建立起自己的个人风格,也在一部部影片中代我们讲述着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