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黄金时代》许鞍华×李樯 专访《黄金时代》许鞍华×李樯

      时光网特稿 7月12日,《黄金时代》导演许鞍华和编剧李樯接受时光网视频专访,那时候,电影距离上映尚且遥远,两位创作者分享他们的创作艰难和对萧红命运的坎坷与唏嘘。

       9月6日,《黄金时代》结束了威尼斯的首轮放映,或许是提前预支了太多期待,又或者是影片的结构对于普通观众来说,过于先锋,有关它的口诛笔伐也接踵而来。

       与早前西方媒体对影片“中国壁画电影”的赞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国内媒体以及许多中国观众,并不买账导演许鞍华和编剧李樯眼里所谓的“艺术探索”。

       《黄金时代》的间离式表演方式,过去未来的频繁跳接,三小时的片长里始终平铺直叙无高潮,甚至因为影片中涉及到众多民国作家,让人惊觉,《黄金时代》其实有着它明确的目标受众。虽然导演和编剧都不认为他们设了门槛,但很快,有人站出来捍卫《黄金时代》,“这是一部辨别真伪文艺青年的作品”。

       面对来自坊间的种种质疑,李樯许鞍华再度接受中国媒体的“轮番轰炸”,而这一次,他们要直面质疑和抨击,与两个月前的专访心态相比,或者也有着微妙的五味杂陈。

       李樯看起来有些气愤,比如他提到,有影评人吐槽《黄金时代》没有拍萧红的作品,“其实你只要读一点萧红的作品,你就会知道,电影通篇都是她的作品,包括东北部分整个都是《商市街》,我看到有影评人还在骂,说死之前才让萧红去回忆《呼兰河传》,他知不知道萧红死之前才写完啊?”

       李樯显然有备而来,他看了许多媒体及影评人的反馈评价,他觉得结构是为了主客观平衡,高潮是个用烂的词,电影从来就是假装拍给懂的人看,包括电影中诸多的实验性尝试,他也不觉得自己是在玩儿行为艺术,而是在探索不同的写作方法。“他们都觉得我和许鞍华是神经病,拍这个电影哪儿凉快哪儿呆着去”。

       作为导演的许鞍华,面对这些质疑,似乎显得有些尴尬,她甚至已经不愿意过多去讨论和诠释,“我觉得这个戏我再解释也是多余的,让观众自己去看,各有各的想法就好了。我再说也说不过每一个人自己想的东西。其实我讲什么都没什么用的“,许鞍华无奈地笑笑。

下一页
《黄金时代》导演许鞍华、编剧李樯回应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