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初传来喜讯,电影《夜莺》战胜《归来》和《白日焰火》,成功入选201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候选名单。该片收到全球27个电影节的邀请,并斩获3项国际大奖,这是中外合拍片的又一次胜利。
12月1日,相隔不到一个月,前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总经理张恂女士在意大利大使馆被授予“吉洛·庞蒂科夫奖”, 以表彰其在推进中外合拍电影事业所做出的贡献。这是中国电影人首次获此殊荣,也是国际电影界对中国合拍电影事业的高度认可。
这两件事是中外合拍事业近年来不断拓展、升温的一个缩影,2011年至2013年,每年立项的合拍片多达到60余部,数量、类型、国别都在增加。中国电影“走出去”与外国电影进入中国同样面临着抓住机遇的问题。
吉洛·庞蒂科夫电影奖首次颁给中国人
中外合拍电影的历史最早可追溯到1949年,中外合拍了第一部纪录片《四万万人民》,直到10年后,第一部中法合拍故事片《风筝》问世。1979年,中国电影合作制片公司成立,从此,中外合拍电影有了新的发展。张恂说自己非常幸运, 30多年来,在她之前合拍公司有八届经理,她是第九届,她说自己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起点很高。更幸运的是她亲历了中国电影业大繁荣大发展的机遇期,也见证了中外合拍,从被轻视到被尊重,中国电影从默默无闻到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的跌宕起伏。
有数据统计,自2006年以来,中外合拍电影累计为中国电影票房创造了上百亿的票房成绩,而走出国门的中国电影,90%以上都是合拍片。
从最初千方百计争取海外合作,到如今海外各大片方都找上门来主动合作,中方在中外合拍中也开始占有更多的话语权。
“吉洛·庞蒂科夫奖”的设立是为了表彰最优秀的合拍电影及对合拍电影产业做出卓越贡献的电影工作者。往年获得此奖项的获奖者包括戛纳电影节主席吉尔斯·雅各布(Gilles Jacob),意大利前文化部长瓦尔特·韦尔特罗尼(Walter Veltroni),欧盟电影记者协会主席劳拉·德里·科利(Laura Delli Colli)等,张恂是首个获此殊荣的中国人。
这个奖项的意义远超过奖项本身,它当然体现了以张恂为代表的电影人在推动中外电影合作上的巨大贡献,也说明了海外电影市场对中国市场的高度关注,他们愈加认可中国的努力并主动寻求合作。
合拍双方受益 要学习经验也要票房
合拍片是指中国境内制片公司和境外制片公司共同投资、共同拍摄、版权共有、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一种合作形式。影片审查通过后,可享受国产片待遇,直接在中国内地发行。
因为中国影市空前繁荣,海外片商都想挤进中国市场分一杯羹,而目前海外影片进入中国市场的途径有三种,除了批片和分账外,唯一的方法就是合拍。而分账片和批片都有配额限制,且能拿到的分账比例很小,相比之下,合拍片不受进口配额限制,出品方还能享受到跟国产片同样的,高达43%票房分成比例,海外片方自然会趋之若鹜。
对中方而言,与其他国家合作,也可以在对方国家获得同等待遇,在当地拍摄还能获得退税等优惠。此外,与海外片方合作还可以学习对方先进技术,打开眼界,提升中国电影的工业化水平和在海外的影响力。目前,中国已经与韩国、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数个国家签署了合作协议,双方给与彼此同等的合拍片优惠政策。
张恂表示,“中国电影的产业化发展不过才十几年,就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完善,合拍可以借助海外技术、营销上的先进经验,让中国电影产业与国际接轨。国外的很多经验说起来复杂,但自己操作一遍就很简单。我们鼓励和推荐过很多制片人到合拍的摄制组工作,做完一部合拍片后他们就大概了解了国际合作的方式,第二次做自己就可以把控,继续做就如鱼得水。现在很多合拍片会来中国找制片人,他们对中方制片人非常认可。”
当然,对中国而言,合拍一方面是为了学习,但也不仅仅是学习。中外合拍也是拓展中国电影海外影响力,传播中国文化的重要途径。如今,华谊兄弟、博纳影业、万达、光线等电影公司都提出走出去的国际化战略,合拍能帮助国内电影公司更好、更快的迈出第一步。
以最近入围奥斯卡外语片角逐的《夜莺》为例,这部影片由法国导演费利普·弥勒执导,李保田、李小冉等出演,除了导演及部分幕后团队外,演员、拍摄场景、故事、情感内核都是中国的。在法国上映时,即使在阿诺·施瓦辛格主演的动作片《破坏者》和多部法国本土片的夹击中,依然脱颖而出,观影人数达到了12万人次,并连续上映了4个月之久。据法国国家电影中心统计,每年在全法上映的全部影片中,只有30%的影片能取得这样的成绩。
文化差异是合拍中最大的问题 合拍要接地气从源头开始
谈及从业这么多年来,在推动合拍事业发展中遇到的最大困难,张恂认为,不是资金,不是政策,而是文化认同的问题,文化差异,包括情感表达、语言等。比如中国人情感含蓄,他们很少说我爱你,也很少亲吻拥抱,但他们拥有自己的情感表达方式。同样是发生在农村同样是父子分离,国外的表现形式可能是长久的拥抱,而在中国,可能是无言相对,也许磕几个响头。
文化差异处理不好就会导致一些合拍片不接地气,这也是部分合拍片票房失利的原因。张恂一直有一个观点,那就是有关中国领导人物、历史的题材,最好还是由中国人自己拍,文化的差异导致外方即使有再高的技术手段和运作经验也很难驾驭这种题材。
张恂认为,对于合拍片立项,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诉求,但剧本一定要双方共同认可的,一定是接地气的,了解文化差异、语言和习惯的不同,彼此尊重才是中外合拍的前提。“我们提倡合拍从源头开始,双方共同编剧。有的外方电影创作者对中国不甚了解,凭自己的想象或道听途说,或把从西方电视里看到的中国写进剧本,与中国现实严重脱节。与此同时,我们国内的创作者虽然经过市场的历练进步很快,但目前还很难去架构一个具有国际视野,同时又能表现中国文化元素的剧本。因此,合作双方共同编写剧本,可以将故事与合拍结合得更为有机。”
在美国的文化霸权中, 好莱坞的电影无疑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上,电影肩负重任责无旁贷,中外合拍的意义从来都不仅仅是电影本身。在全球化电影链条中,包装好“中国故事”,将中国元素转化为合拍电影的内在叙事元素,是提升中国文化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