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电影大火:这是观众对国产烂片的冷暴力


      冯小刚先生又上头条了,这次,还是因为“炮轰”——上周,他在接受采访时痛批“综艺电影”,称其“5天或者10天拍完,挣好多个亿,让投资人心都乱了,他们只会去抢这种项目,这让电影人心都凉了。”光是“痛批”还嫌不够,冯小刚还发声呼吁“导演协会和制片人协会达成共识”、“电影导演不要拍”“演员们也不要演”。截至目前,作为冯导批判的“综艺电影”代表,今年1月30日上映的电影版《奔跑吧,兄弟》(花费6天拍摄而成),上映十天就取得了3.68亿票房。而在去年春节档上映的电影版《爸爸去哪儿》,花费的拍摄周期也只有几天,上映后则取得了7亿的票房。接下来,《爸爸去哪儿》第二季的电影版也将上映,颇有可能同样获得票房上的成功。它们说白了不过是一期换在大银幕上放映、且要收取观赏费用的电视节目,仅仅从结果上来看,冯导的批判和忧虑似乎不无道理,但他的“一呼”,却并未收到“百应”的效果——为啥?


  就让我们先来看看,所谓的“综艺电影粗制滥造但却非常赚钱”究竟算不算是一种普遍的现象吧。首先,“综艺电影”并不是一种什么“类型电影”,因为它的定义本来就是模糊的:根据综艺节目衍生的剧情片,算“综艺电影”么?为综艺节目拍摄的纪录片,算“综艺电影”么?把独立企划的综艺节目在大银幕上放,算“综艺电影”么?似乎只要跟“综艺”俩字沾边,它都可以被形容为“综艺电影”,在其概念没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规范定义之前,被批判的主体到底是什么呢?


  好吧,就让我们仅仅把冯小刚批判的对象圈定在像《爸爸》、《跑男》这样内容和一期电视节目一模一样的“大电影版”的范围内,那么它们真的都赚钱了么?答案是肯定的,这两部片子的票房数据都很惊人。但一年也只有这样一部赚到钱的“综艺电影”(如果算上即将上映的《爸爸2》,那也不过可能是两年三部),这样的概率,能称得上是普遍么?放眼跟综艺沾边的电影作品,从快男的衍生剧情电影《乐火男孩》到纪录片《我就是我》、从《我们约会吧》的衍生剧情电影到《中国好声音》的衍生音乐电影,无一例外的都是票房巨惨。所以,所谓“综艺电影”普遍赚钱的结论是并不存在的,《爸爸》和《跑男》的成功,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能说是因为一种成功的特例。拿特例当现象去批判,也是醉了。


  那么,为什么只有《爸爸》和《跑男》会在票房上取得成功?答案只有一个,观众愿意买票去看!观众为什么愿意买票去看?第一当然是因为这两档综艺节目在电视上播出时,就已经是全民追看的“现象级节目”,累积了数以亿计的铁杆粉丝,那么只要动员起他们当中的十分之一,那么票房数字必然是可观的;第二是它们都通过节目造出了人气明星,而节目本身的环节设置就是带有强烈的剧情性与故事性,在平时进不了电影院几回的普通观众们的眼中,其实跟一个剧情电影差的也并不多。第三,投放的档期精准,一个是放在了没什么片子可选、但已返乡群众强烈需要合家欢娱乐的春节档,一个是放在了没什么像样的对手、且作为节目的主要受众城市青年还没有进行春运的时节。这么明确的指向性,把一切该算计到的都算计到了,就算是赌博,赢钱的概率也会高吧?


  但这一切的基础,就是要从一档“现象级综艺”出发,不然一切算计都是扯淡。但归拢归拢,虽然过去的一年中有上百档综艺节目登上荧屏,但能共称得上是“现象级”的,也就那么一两个。况且,节目的收视率,未必肯定转化成票房——试问,有人会去看3D+IMAX版的《新闻联播》、《天气预报》和《非诚勿扰》么?以目前来看,只有剧情冲突强烈且每期都具备独立故事的“户外真人秀”会有如此的潜质,其他的光想想就知道没戏了。投资拍摄商业电影总归是为了赚钱的,内地的土豪们固然在投资方面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但据此就推断他们会不分青红皂白的争先给各种综艺节目投资拍“大电影版”,脑洞未免开得太大了吧?


  从上文推导下来,其实《爸爸》和《跑男》,并算不上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电影”,至少肯定跟剧情电影扯不上一毛钱关系,硬归类的话,或许是可以归类为“纪实性影片”,跟拍了演唱会然后放到电影院里放/让歌迷买票欣赏是一个性质的东西,都是本体的一种周边售卖。从结果上来看,《爸爸》和《跑男》都是成功的衍生品营销,是纯到不能再纯的商业贩售行为,赚钱就是其唯一的目的性。任何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商业行为都是在扯犊子,就连发出批评的冯小刚本人在应对《私人订制》的差评时都堂而皇之的声称“拍这部电影,也是为了拍一部能让华谊赚到钱的电影”,又何必苛责所谓“综艺电影”们“太赚钱了、这样不对”呢?


  其实,与其说号召内地电影圈“抵制综艺电影”,不如反思一下,为啥老百姓们宁可花钱去电影院里看个节目,也不想去看同档期上映的其他国产电影——结果也显而易见,因为大家觉得同期的其他国产片很烂。即便是时下在上映着的《跑男》也可能会烂(事实上,不少该节目的粉丝观影归来也没少吐槽),但它的烂会是在心理预期之内的,而许多国产电影的烂,则屡屡突破大家的认知。一部片子好看不好看,要看观众们的直接反馈,而不是看主创们自己的吹嘘。导演本人在台上再卖力的说自己呕心沥血,观众们该不接招还是不接招。《跑男》、《爸爸》能赚钱,就是内地观众对国产烂片的一种集体冷暴力。


  如今内地的银幕数不断攀升,三四线的影院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当中,迅速发展的影市亟待大量内容去填充,但连同进口片在内,2014年总共上映的电影总量才仅仅300部,平均到每个月份才25部片子。然而就在近邻韩国,从今年1月21日到1月30日,十天之内就有42部新片上映。内地的电影制作数量已经要跟不上内地银幕建设的速度了,但电影的素质却并没有集体性的提升,热卖的片子总是脱不开喜剧、青春这两个关键词,连曾经是票房灵药的古装、武侠、大制作也不再是视野开阔了的内地观众唯一认的东西了。内地电影急需多样化内容的开发,你以为这件事情,电影人们自己就不着急么?


  但现行的电影制度规则并不明晰,有具体条文,却无量化标准。多年下来,任何电影上映前都是前途未卜的,在这样的吊诡环境中,更多的人选择了“看别人怎么做”。如果某个题材或者某部片子赚钱了,那么按这条被前人走出来的路走,即便是没那么赚钱,但至少也能见得了天日、观众也多少可以买账吧?制度的积弊,造成了题材的狭隘,也变相促生了跟风。内地观众在大银幕上能看的片子也许变多了,但题材和内容却并不丰富,看不到好东西,又何谈“观影审美”的提升呢?这样说起来,电影人自己都很无奈。


  与此同时,人们对于一部电影是好是坏的标准,也陷入了怪圈——对待文艺片,总是盯着它的票房;对待商业片,则挑剔它的艺术性。而这,甚至没法怪罪影评者双重标准,内地连一个像奥斯卡具备普遍公信力的电影评选奖项都没有,更何谈对于电影评判的主流价值观?就连电影人本身都混乱了,像冯小刚这样的“炮手”,一会儿呼吁着要制度放开、让市场去主导电影,一会儿又嚷着希望能管管某某类型的片子,所有的一切都是乱的,理性思考的终点也就只是停留在“无解”二字上了。


  事实上,去年《爸爸去哪儿》大电影版票房赚翻之后,与今天一模一样的争论就已经发生过了。而隔了一年,同样的争论再次发生,但入场消费的是同一批人、发出批评的是同一批人、需要反思的是同一批人,如同怪圈一样不断重复着昨天的故事——但,观众们看到的电影并未因此而变好。既然结果每年都是这样,那么相似的争论,却又有什么意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