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阿里影业、到腾讯影业到乐视影业……互联网公司近两年对于影业的热衷程度不亚于电商行业。一个是关乎消费者的物质食量,一个是关乎消费者的精神食量。
影业作为内容开发的上流产业,越来越多的非内容公司入驻到影业这个大军中。所以阿里成立了影业、腾讯成立了下属的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而小米也成立了小米影业……
2015年影业公司的那些举动
对于2015年来说,最大的变动就是互联网公司不断进军影视行业。其实从近两年间网生内容的不断加强,以及电影行业互联网公司身影频现,这都在印证了互联网正在逐步侵入影视行业。
而在2015年这种现象尤为严重。
相爱相杀:腾讯旗下新立两家影业公司
如果说之前的阿里影业是BAT开始入驻影视行业的先行者,那么今年腾讯大刀破斧的一下子成立两家影视公司-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则可以看做是BAT的全方面发力影视行业。
通过分开运作,将内容孵化和外部购买内容独立进行,腾讯此次的影视的举动,在外看来是对于腾讯互娱板块内容填充。另外,完全不同团队的独立运行,在市场上也能形成分工竞合、错位搏杀的竞争力。
乐视影业放弃上市回归母体
作为较早成立的乐视影业一直是乐视整体生态系统中,比较可说的一个部分。而在各大互联网企业纷纷成立独立影视公司的当下,乐视影视反其道而行之注入乐视网。
部分业内人士,作为致力于打造“平台+内容+终端+应用”垂直整合的完整生态系统的乐视而言,此次吸纳乐视影业回归母体,一定程度上也是提升运转效率的做法。
万达并购传奇影业买下全世界的王健林
在2015年底,最引人注目的收购案非万达-传奇影业莫属。230亿收购传奇影业,不单促成了中国企业海外最大宗收购案,也同时将万达影视捧上了全球收入最大的电影企业。
对于这次非常壕的买买买来说,除了万达自身的扩大,对于整体中国影视行业来说,通过收购达到走出去的目标,我们只能说,简答粗暴有成效。
小米影业10亿美金的内容资本花在了哪里
最后2015年影视行业中,最后一位入局者小米影业的出现,也让互联网企业入驻影视行业又成了热门事件。
作为之前与乐视打的如火如荼的小米,虽然之前也一直有对于影视行业的举措,但是正是成立影业公司确实比乐视要晚了好多年,而之前信誓旦旦的10亿内容资金,到目前来看也还未见成效。
此次黎万强的复出能否拉动小米在内容产业上进一步爬升,2016年的市场或许能给出答案。
2016影业生态图
经历过2015年各家互联网公司的轰炸,我们不难看出对于2016年的影视行业来说,其整体生态格局较之前几年已经有了明显的变化。从以往的传统影视公司的独大,互联网影业的不断加强,使得影视行业的天平也已经发生了变化。
1.互联网影业表现突出
在2015年的基础上,2016年影业行业整体格局上还是互联网影业表现突出。阿里影业、腾讯影业、乐视影业等在2015年几部现象级大片中都有身影。而在2016年从已公布的几个内容项目来看,《魔兽世界》、《爵迹》、《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长城》等,也可以看出其上位的野心。
2.购票入口小举动的生意经
另外对于互联网影业来说,在内容方面的比拼之外,票务系统的进军也是之前,传统影业所没有的。如果说在线购票和低廉额票价是催生国内电影市场不断壮大的原因之一,想必不会有人反驳。而这也正是互联网影业所想要达成的目的。
用户习惯以及是从内容到购买的流水线作业,都是互联网影业愿意赔钱赚吆喝的原因。
同时在院线终端也被区分开了传统院线以及互联网院线,在院线这个终端入口中,不单关乎到一部电影的排片量,同时,对于影视内容的衍生产业发展也同样是重要的一步棋子。
万达院线放电影赚了8亿,卖爆米花赚4.3亿,电影院可以做的事情肯定比卖爆米花多得多,吃喝玩乐一条龙,从娱乐到社交……这是电影院的愿望,也是互联网公司兴奋点。
3.先生态圈后影业
同时一点也是最后一点,与传统影业以内容为核心的生态圈布局不同。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秉承着有容乃大的心态,作为内容板块的影业部分,从来都只是像阿里、腾讯等互联网企业的众多板块之一。就像之前的乐视影业回归,虽然其独立也可作为影业上市,但是考虑到整体乐视生态圈的布局,还是将影业回收更方便的服务于整体生态圈。
而这种现象同样也是其他互联网影业的运行原则,无论是下属与腾讯互娱的腾讯影业和企鹅影业,还是阿里旗下的阿里影业都是如此。
通过与旗下其他内容的协调配合到达从内容孵化到开发到生产的全生态圈层,这或许也正是互联网影业对于传统影业的冲击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