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7日,第六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中外电影合作论坛举行,博纳总裁于冬放出豪言:“如果中国的银幕数继续保持每年6000张的增速,再有5到8年的时间,中国市场的票房产出将三倍于北美市场,达到1500亿-2000亿的规模。”于冬预测,“未来大的合拍电影一定是在中国投资人主导下的国际制作,好莱坞年轻导演,以及亚洲导演都会投奔中国市场。”
当天黄建新作为主持人,娜塔莉·波特曼、意大利导演朱塞佩·托纳多雷、《捉妖记》导演许诚毅、博纳总裁于冬,以及美国制片人詹姆士·沙姆斯、英国制片人伊恩·史密斯一同讨论了关于自身创作和中外合拍片的问题。
于冬认为,好莱坞各大公司已经成了职业经理人的天下,他们缺乏创新,一味拍摄超级英雄的续集电影和科幻大片,脱离了美国的现实生活,这种做法正在让好莱坞步入颓势,“《蝙蝠侠大战超人》在中国的票房甚至比不上一部中国青年导演的作品。”
谈到合拍片,于冬表示,当下,中国市场资本过剩,当中国的制作满足不了这些资本的需求时,必然带来资本的溢出,中国资本正在以一种强势的姿态向好莱坞渗透。“这几年好莱坞六大公司的片单已被中国公司买断,未来大的合拍电影也一定是在中国投资人主导下的国际制作。”他认为合拍片最重要的是分清楚针对市场,“合拍中文电影,主市场就以中国为主,合拍英文电影,那么是针对全球市场。现在大家面临很多这样的选择。”
于冬分析,与保守的好莱坞电影公司职业经理人相比,中国电影产业背后的资本掌握在一批创业家手中,他们年轻并充满创新精神,这种精神对人才会产生巨大的吸引力,于冬相信,“那些在好莱坞得不到职业经理人支持的年轻导演,以及亚洲导演,未来可能都会投奔中国市场。”而中国溢出的资本会向好莱坞独立制作渗透,届时,独立制片必然是中国投资人带去的创意或是改良的适合中国市场甚至亚洲市场放映的电影。
尽管中国市场坐上世界第一大电影市场只是时间的问题,但不可否认,无论中国电影还是中外合拍电影,近年在海外市场的票房表现始终没有太多亮眼的成绩。在导演许诚毅看来,《捉妖记》北美市场失利不足为奇,“我们最开始并没有想把《捉妖记》放给北美观众看,没想过去北美上映,只是后来有发行方找来,说希望在北美发行。”
依许诚毅的经验,如果合拍片定位全球市场,就一定需要在故事上做出调整,“比如像《功夫熊猫3》做了英文版和中文版,如果了解两种语言,会发现很多对话和语言是不同的,中文版里的梗针对中国的观众,英文版则是为讲英语观众定制。”
不过伊恩·史密斯提醒,中国式“好莱坞”并非一蹴而就,在中国建立起国际化电影产业之前,中国电影需要先坐稳本土市场,继而走向海外,此外,中国还需要在打消国际投资者的疑虑、解决法律问题、消除文化差异上探寻解决方案。
编辑:hello王小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