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抢片子报价没理性 保底发行玩票房豪赌输家伤不起

《封神传奇》票房未达预期

  无保底,不拿片。今年暑期档上映的国产片,参与票房保底发行者比比皆是。近两年才在内地电影圈兴起的新玩意儿,在这个夏天变得异常凶猛。


  然而,暑期档已步入尾期,内地电影市场依然没能迎来井喷。不仅很久没有国产片冲过10亿元票房大关,就连曾经赚钱赚到手软的保底发行,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陷入保底一部就亏本一部的尴尬境地。


表现:曾经赚疯了,如今赔惨了


  保底发行,顾名思义就是发行方对于看好的影片,会提前向制片方作出一个票房承诺。制片方无疑是受益者,电影没上映,钱已到手。当然,如果押宝押对了,超过保底金额的票房,也能让发行方赚个盆满钵满。只是,与此前屡屡赚大钱不同,暑期档的保底发行更多是血本无归。


  几部大片中,微影时代4亿元保底《致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结果票房不到3亿元;恒业影业4亿元保底《夏有乔木雅望天堂》,目前票房仅1.5亿元左右;博纳影业10亿元保底《封神传奇》,该片票房不到3亿元;和和影业、联瑞影业等10亿元保底《绝地逃亡》,该片累计票房为9亿元左右。影片均未达到预期,这些保底发行方多少都赔本了。唯一有希望不赔本的是《盗墓笔记》,世纪长龙公司10亿元保底此片,目前影片上映10天拿下约8.4亿元票房。


  5部片子里有4部折戟,面对如此惨淡局面,难怪有业内人士戏言:这届“保底发行”不太行。要知道,曾经这可是个赚钱的行当。今年春节档的《美人鱼》,中影、联瑞、和和、光线等发行方与制片方签下近20亿元的天价票房保底协议,最终赢得近34亿元票房,也让参与保底发行的各公司赚饱。更早一些的《心花路放》《后会无期》也以同样的方式大赚一笔。


  如今,风向在逆转,保底发行开始成为烫手山芋。在电影市场研究学者刘浩东看来,其中一大原因是内地电影市场遇到了瓶颈,票房回归到理性层面,并不是每部片子都可以大卖。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认为,这两年市场一路高歌让一些人变得飘飘然,其实一个最大的现实是,内地每年发行的七百多部片子里,能赚到钱的只有两成。“现在电影市场走势趋缓,想要从中找到自己的‘幸运之神’,只会难上加难。”


根源:为争抢片子,报价没理性


  除了保底发行这门生意越来越难做,刘浩东还发现了一个新趋势:此前《心花路放》《西游降魔篇》的保底发行方都是传统影视公司,但如今介入的不少保底发行方都来自圈外,有的只是因为参与保底发行才涉足影视行业。


  不过,这些公司看似电影外行,却是资本运作的好手。它们中大多有基金公司的背景,非常擅长从众多项目里遴选出投资收效快的那一个。在刘浩东看来,当下实体经济不景气,手握重金的基金公司更愿意在当下火热的电影领域投资冒险。


  电影市场研究专家蒋勇认为,那些背后有基金公司撑腰的公司之所以愿意刀刃舔血,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作为大众消费品的电影是带动资本增值的绝佳“催化器”。


  即便赚钱已成为小概率事件,保底发行的热度也并未下降。蒋勇分析,最早曾经是文艺片当作救命稻草的保底发行,正在成为进入市场博弈的一张入场券,“如果发行公司不祭出保底发行的大招儿,现在已经很难再拿得到好片子。”他说,保底发行俨然成为一种竞争手段,为了争夺发行权,发行公司不惜拼命压低发行费用,甚至会倒贴。更有甚者,影片还未开拍,发行方已经提出票房保底。

像《心花路放》这样的电影毕竟是少数


  一般来说,签订保底协议的双方对影片会有起码的信心和认知,基于此再给出理性的保底报价。“如今的保底发行已变味,有点类似于股票市场上那些空壳公司,公司营运能力根本无关紧要,只要这张门票得手,就获得了在资本市场呼风唤雨的机会。”蒋勇说,即使是一些小投资的片子,也有发行公司愿意砸钱,试图以小博大。


前途:玩票房豪赌,捞钱越来越难


  热钱持续涌进来参与保底发行,还在于这是门槛相对低的一门生意。“相比于处于电影产业前端的制片方,位居末端的发行方所需承担的风险要小得多。”蒋勇认为,它并不需要过多专业储备,市场的上升空间很大,外行人也容易上手。


  不过,梦碎票房和资本市场者也大有人在。今年上半年,因保底《梦想合伙人》失败的福建恒业,被传最终亏损约7000万元。行内人透露,作为电影发行行业的老兵,除了看走眼之外,该公司原希望通过保底发行提升业绩,以便获得更多融资。而以电影营销起家的剧角映画由于连续为《栀子花开》《恋爱中的城市》《师父》3部影片保底失败,业绩严重受损,连上市计划也被搁浅。


《梦想合伙人》也没做到预期票房

  “随着热钱持续涌入,影片收益将变得更加不确定,想做预测再决定是否参与保底发行也更难。”新影联总经理周铁东说,票房保底曾经只是制片方与发行方合作的一纸合同,如今随着各种金融主体的参与,运作方式越来越复杂。然而,电影市场的收入来源依然过于单一,投资成败全靠押宝票房。他提议,“其实完全可以在网络版权、衍生品开发、IP运营权等方面做更多开发。”


  在陈少峰眼里,对于上升期的中国电影市场来说,金融介入电影是早晚的事,不过需要加大监管。基金公司的钱大多来自散户,拿别人的血汗钱作“豪赌”,输赢并不是他们最关切的问题。他认为,随着市场步入调整,暑期档多部影片票房惨败,保底发行能否持续红火,还有待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