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块广告牌》错失奥斯卡为何可惜? 马丁·麦克唐纳:我给你讲个笑话,你可别哭!



  很早以前就看了这部电影,电影公映的时候又刷一遍,很简单,《三块广告牌》是我2017年最喜欢的一部电影(去年看的)。


  因为这是一部非常难得好电影,精彩的表演,精彩的剧本,近乎完美的情绪刻画,太难得。导演马丁·麦克唐纳,戏剧导演出身,是一位天才。


  首先来说剧本,《三块广告牌》无疑有着一个极佳的剧本,关于“好剧本”的定义是什么?其实不仅仅是一个精彩绝伦让人意想不到的故事,就像《三块广告牌》的故事,其实就很简单,就是围绕一个怼天怼地怼空气的暴怒老妈的故事展开,但一路看下来给人的感觉就是“五味杂陈”,这就是电影艺术的魅力,拍电影并不是简单的给你讲一个好故事,否则跟听评书、看小说没什么区别了。


  这部电影好在什么地方,其实很难用语言归纳,只有看过才会觉得好。


《三块广告牌》中文预告 

  简单形容来说,通篇在静谧气氛下的难以言状黑色幽默,对于受害者的悲凉遭遇和行凶者的愤怒,以及角色所表现出来种种离奇行为的荒诞,让电影风格阴郁,又始终保持着让人感到孤独的忧伤,最后却让人心软,透露着些许的温暖,这是镜头和剪辑的功劳,一部电影占全了五种情绪,这才是难得的地方。

 

偏执的他们

 

  电影中的几位角色,都很偏执。包括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母亲,山姆·洛克威尔饰演的警探,伍迪·哈里森的警长。乃至广告小哥、“小恶魔”那位角色、母亲的儿子甚至死去的女儿,所有人都很偏执。用俗话来形容,就是“犟”,钻牛角尖。


  失去女儿的母亲,凶手至今未缉拿归案,一怒之下迁怒于警察,三块广告牌红底黑字,以质问的语气去怼警长,一时间小镇炸了锅。首先跳出来的就是警探,因为如果警长平日里风评不佳也就算了,可恰恰警长貌似平日里还比较得民心,而且还身患绝症,由此便开启了电影第一幕的故事。


  第一幕故事,其实跟凶案的推进关系不大,就是看母亲跟警察互怼,以及跟站在警长立场的群众互怼,比如倒霉胖牙医,直接被钻透了手指‘而探员则每天吊儿郎当,也不见他办案,上班看漫画,下面作威作福,就是不务正业。


  在这样的情节安排下,该片对观众的情绪调动,已经初见成效。有的观众会觉得这位母亲太不讲理,怼天怼地怼空气;也有的观众当看到当地警察如此形象,也难怪破不了案。


  这一幕,母亲、警长、探员这样的三角关系,维持着一个“和谐”的体系,警长充当双方的缓冲带。当警长自杀之后,这样的平衡关系被打破,警探将广告小哥从窗户里扔了出去,广告牌也被来路不明的人烧毁,母亲进而烧掉了警察局。这是第二幕的故事。


  警长自杀前一夜之间的三封信,不仅仅成为故事的转折点,更对第一幕的人设,进行了相应的补完。

 



孤独的他们

 

  为什么他们都很偏执,是有原因的,就像这个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一样。


  当我们以为这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为了女儿不惜怒怼警察局,当我们以为这是一位不务正业的探员,白人至上警探,电影中段我们才发现,母亲不完全是一位“好母亲”,警探也不完全是一位“坏警察”。


  女儿的出走是因为母亲所致的,母亲与她争吵,并在女儿离去前诅咒其“我希望你被强奸”,结果一语成谶。这一切的根源,就是家庭不和。母亲长期受家暴影响,进而变得偏执,或许也是她本身性格有问题,连女儿都要离他而去搬去跟父亲住。其前夫,以前也是一位警察。


  看到这里面,观众大概明白了,母亲之所以这样偏执,还是由于内外因结合缘故。她很自责,没有尽到一位母亲的责任,间接促成了女儿的死。她也恨警察,有警察未能及时破获案件的原因,也有前夫曾经是警察的影响,还有小镇中警察的整体形象问题,才导致她用“三块广告牌”点燃了矛盾的导火索。


  而警探的行为,基本上代表小镇警察的整体形象。吊儿郎当、种族歧视、虐待黑人,招致大众不满。回到家中,这位还跟着老妈生活,是一位无所事事的宅男(并有着轻微的恋母情节),还讨厌同性恋。


  如果说前半段这位作威作福,是因为有着警长的“庇护”。但警长死了之后,新的警长竟然是一位黑人,就连平日里熟悉的警局都变得陌生了。多方原因之下,促成了他的暴走。


  施暴的对象,就是广告小哥,一方面广告牌事件这位也有“功劳”,另一方面,小哥是个同性恋。


  说白了,母亲与探员,他们都是孤独的。他们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因为孤独产生了偏执的行为:


★没有尽到母亲责任的母亲,失去女儿后的孤独,让她偏执的完成了“三块广告牌”。


★没有尽到警察责任的警探,失去警长朋友的孤独,让他偏执的出现了暴力行为。

 

圈子文化

 

  是什么让他们孤独,还是在于“圈子文化”。


  实际上,这也属于乡镇文化,就像电影中展示的那样,一个小镇,屁大点地方就那么几个人,抬头不见低头见,而且有着历史传承问题。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密苏里州一个小镇。很早之前这里就是黑奴种植园文化的代表地,后来该州也是种族歧视的重灾区。2014年这里发生了一起轰动美国的大事件叫做“弗格森骚乱”:


  2014年8月9日,美国密苏里州弗格森镇,一名黑人青年在没有携带武器的情况下遭遇白人警察枪击身亡,评审团最后决定不起诉警察,随即引起了大规模的抗议和冲突事件。


  这起骚乱基本代表了密苏里州的问题所在:种族问题和暴力执法。


  所以电影中警察的行为放置在这个环境下,是很正常的,甚至警探的老妈都在说要恢复黑奴制度。就像警长所言:如果你把所有有着种族主义的警察都开除,警察局估计就剩三个人了,剩下的估计还恐同。


★在这样的环境下,母亲被前夫(前警察)家暴,他是无处申诉的,失去女儿后,她感觉孤独,变得偏执;


★而当警长死后,一名黑人警长入替,跟警探互相指责对方种族歧视,破除了当地的传统,让警探也是孤独的,变得偏执;


  母亲和警探,代表了失去话语权的小众群体。


  当然也还与圈子格格不入的亚势力群体,比如同性恋广告小哥,被施暴;还有小恶魔饰演的侏儒,被嘲笑,他们也是孤独的。当小恶魔面对同样孤独的母亲表达感情时,最终也失败了,悲伤情绪溢于言表。


  而就像前夫的那位花瓶现任,身无长物,但就因为她是“圈内人”,才敢作威作福,用一堆大道理大肆嘲笑边缘小众群体。

 

警长之死

 

  要说警长,可以说是全片中最偏执的一位,也是唯一一个明白人。


  他是圈子之外的,但他并不孤独,因为他是全片中,唯一一位家庭幸福美满的人。身为警长,属下什么样、这个镇什么传统他肯定知道,他也想抓住坏人,但无能为力,因为这个圈子就是这样,乌烟瘴气。所以他一直想要逃离这个圈子,回到家中与妻儿才是他最幸福的时候,无奈这位身患绝症活不了多久了。


  他选择了自杀。


  其实他完全可以不必要这么做,但他明白,只有自己的死(自杀),才可以破局,打破圈子内的既定秩序。所以警长之死的原因,一方面为了免受病痛的折磨,另一方面他用这种方式要改变这个镇子的现状,所以他留下了三封信。


  这是一个非常戏剧化的设定,三封信之后,一切都变了。黑人警长来了,警探开始尽责了,母亲也不再偏执了,为什么是这样呢?真的是警长之死让他们有愧于之前的行为吗?并不是!

 

有原则的他们并不孤独

 

  其实熟读三封信的内容,就能明白,信件并没有改变什么,只不过是一个催化剂,真正完成变化的,还是在于自己周遭事物的影响。


  偏执也好、孤独也罢,终究还是有原则的。“原则”是马丁·迈克唐纳电影中角色的一贯特点。


  就拿我非常喜欢的那部《杀手没有假期》来说,这是马丁·迈克唐纳长片处女作,个人认为从故事编排上,要好于《三块广告牌》,但内涵不如本片深入。


  在那部电影中,再穷凶极恶的杀手,也是有原则的,要杀的人必须死掉,杀错了人就必须受到惩罚,所有角色的行动指南,都是建立在本分的原则之上,本片也是一样。


  而且,他们发现了,自己并不孤独。


  母亲被找上门的前夫问责,儿子挺身而出,站在母亲的这一边,让母亲觉得,这个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离我远去,还有人为了自己,包括自己的儿子,甚至小恶魔。


  警探受伤后,跟广告小哥在一间病房,后者选择原谅了他,回到家中,继续跟母亲扯淡,让他觉得,这个世界并不是所有人针对自己。


  假如他们依旧自暴自弃而没有原则的话,以上这些故事都不会发生,他们依然还是会孤独且偏执下去。


  所以依旧不难理解结尾之处,两位怼了整部电影的二人,一同座在车中准备去“复仇”的设定了。因为他们有原则,身为母亲、身为警察的“原则”,让他们并不孤独。


  电影第三幕,残酷的现状中,却有着些许温暖。


  整部电影,饱含着愤怒、失落、悲伤和孤寂的情绪,当然还有台词和情节设定中的黑色幽默,到了最后,却有了温暖。《三块广告牌》的故事,所有角色的动机和行为,都有有着前因后果,从而令观众完成情绪上潜移默化的转变。


  好比,这部电影在大部分时间里,用黑色的手法,让人感受到现实的绝望和冷酷,却在最后10分钟内,感受到了希望和感动。这才是好故事、好电影。

 

“好人难寻”


  广告小哥看得那本书《好人难寻》,我看不少评论中都提到了,这里简单说下。


  这本书的作者弗兰纳里·奥康纳,美国南方作家,带有美国南方文学的显著特征:浓厚的历史意识、细腻的心理描写和怪诞的人物形象。


  “好人难寻”这句话原是圣徒耶路撒冷的西里尔的箴言,他认为通向精神生活之路必须经过恶龙,这些龙可能把你吞噬掉。所以奥康纳认为,通过暴力可以改变一个人,例如《好人难寻》中的沦落人就是这样。向陌生人施加暴行使许多“沦落人”表示了愤怒,但他们同时又对促使他们愤怒的根源无动于衷。该书其实描写了好几层现实问题,这部电影《三块广告牌》也是一样。


  回溯电影的故事,所有事件和角色转换都是通过暴力事件完成的,家暴、放火、施暴、甚至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