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05月19日(法国时间),戛纳中国馆举行了主题为“论坛:
中国科幻与艺术电影创作中本土语境的探索”和“国际电影节选片人圆桌会议”活动。
论坛由中国首部高票房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导演郭帆、藏语影片《阿拉姜色》导演松太加和凭借首部长片处女作《春江水暖》入围第72届戛纳国际电影节第58届“影评人周”单元闭幕影片的青年导演顾晓刚担纲嘉宾,分享拍摄经验。
郭帆透露创作过程中最纠结的是“中国的科幻该如何呈现,该具有怎样的形态”。一切从他在2016年赴美国参观全球最大电影特效制作公司工业光魔开始,他在和对方讲述《流浪地球》项目后发现这个制作过《星球大战》等300多部影片的特效公司的两位视效总监对《流浪地球》十分感兴趣,而兴趣点有两个:
一是面对同样的地球危机背景,西方人制作科幻故事的思路是“选择离开并寻找新家园”,中国人却“带着地球流浪”,郭帆认为这样的认知差异源于东西方长期以来积淀的文化观念不同,并调侃道因为中国高昂的房价导致中国人对“房子”的考量永远是第一位的。
二是针对100多万人组成的救援队,郭帆坦言中国与西方不同,没有超级英雄概念,而“救援群体”选择源于他看到的一张消防队员在火场逆流而上的照片,深受感触,他认为在中国本土语境下,更注重“普通人”在极端情况下的个体反应和当下决定,这些才是导致事件走向的关键所在。
郭帆认为中国本土文化作为科幻电影内核好比一个人自己的灵魂,而影片的拍摄和呈现手法则如同人的外形,与西方不同的是中国的美学发展历程没有经历工业革命,所以中国科幻呈现出的视效状态会抹去工业带来的“冰冷感”,取而代之的是更具有中国文化和韵味、可以拉近影片和观众距离的亲切感。
由此提及电影工业化话题,在此前展映的映后交流中他就提到了中国电影工业化进程和好莱坞电影工业的差距,制作差距大概是25—30年,特效差距大概是15年,而中国电影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工业化缺失,就此他分享了自己正在进行中的计划:即总结《流浪地球》拍摄4年历程的经验和教训,为中国科幻电影工业体系的搭建贡献一份薄力。
聚焦家庭、亲情题材的导演松太加坦言自己的创作过程更加“向内”,从创意搭建到剧本撰写再到寻找投资完成制作,是更为作者个人表达的创作模式,相较于《流浪地球》从2人到7000人团队,在拍摄中不断学习的情况,《阿拉姜色》的拍摄显得尤为迅速和个人表达。
而青年导演顾晓刚则表示自己的《春江水暖》相对于注重探索未来的《流浪地球》而言,更加关注当下,由一幅名为“千里江山图”的古代名画作为美学根基,《春江水暖》题材上更加类似日本电影《东京物语》,希望通过普通家庭故事面向观众,以“城市不变但视角会转变”为拍摄手法,力求在家庭和亲情故事中抽取青年电影人对社会和现实的关注,并最终通过电影语言进行呈现。
现场一位海外观众提出“你们在创作故事的时候对国内观众非常重视,如何为国际和海外观众创作?”对此,顾晓刚导演用自己家乡及父母的经历为例,说:“我的父母是开饭店的,我故事的创作初衷就是父母的经历,平时我们会招待外地的朋友去家乡,我父母会准备家乡特色的食物招待朋友,回到这位的问题上,我觉得对待海外观众中国电影人就像用家乡最有特色的“食物”(电影)去招待他们一样,这是对海外观众最大的礼遇。”
而19日下午在戛纳中国馆举行的国际选片人圆桌会议上,则邀请来自多伦多电影节选片人Giovanna Fulvi、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选片人Benjamin Illois、爱丁堡电影节选片人Mark Adams、洛迦诺电影节选片人 Julian ross、日本东京银座电影节选片人、著名监制shozo Ichiyama(市山尚三)和釜山电影节选片人sungho park(朴成镐)到场为中国青年人及青年导演分享各大国际电影节选片准则和策略。
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选片人Benjamin Illois提及“导演双周”单元有50年历史,单元没有固定选片标准,呈现惊喜和特别是他们最为关注的,以去年的《冥王星》和今年的中国影片《活着唱着》为例,看过该单元影片的人就能感受到“导演双周”的选片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