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启锐张婉婷银色搭档绝不“联合导演”

同是导演又是夫妻,这样的组合并不多见,香港影坛的罗启锐与张婉婷就是这样一对银色搭档。他们的电影产量虽不高,却口碑上佳——《七小福》、《秋天的童话》、《玻璃之城》、《宋家皇朝》、《北京乐与路》等。今天起,张婉婷监制、罗启锐导演的《岁月神偷》将在内地全面公映。这部文艺片已经在香港创造了2000万港元的票房,称得上是近期香港影坛的票房神话。但在神话的背后,张婉婷说等了10年才等到投资;罗启锐则是22年前就想拍了。在电影创作上的坚持是他们的共同特质,拒绝“联合导演”,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不把电影变成生活的全部,更是他们的共识。

image

今年57岁的罗启锐和60岁的张婉婷

早报记者 刘嘉琦

image

《玻璃之城》(1998年)

  罗启锐:当年拍《七小福》,心里想的是《岁月神偷》

在罗启锐与张婉婷合作的大部分电影里,罗启锐都挂着编剧或者监制的头衔,但早在22年前他的导演处女作《七小福》就很出名。那一部记录了洪金宝、成龙等元家班成员成长故事的电影,不仅成为很多人心中的经典,还成功赢得了台湾金马奖以及香港金像奖等诸多奖项。1989年,《七小福》还让洪金宝捧起了香港金像奖的影帝桂冠。“那部戏可以说是给我的导演生涯定位了,让大家知道我的风格是什么。更重要的当然是跟成龙、洪金宝他们成了好朋友。”罗启锐说,当年洪金宝和成龙都问过他同样的问题:“你居然找我们拍文艺片?”“他们都以为我找他们一定是拍打得很厉害的电影。”罗启锐笑言。

第一部导演作品就成了代表作,但罗启锐当时想拍的并不是《七小福》,而是今天的《岁月神偷》,“我想拍一个童年故事的电影,但老板担心我的童年故事没有市场,让我去拍成龙、洪金宝他们。”时隔22年,罗启锐终于能够拍到《岁月神偷》,他颇有感慨地说:“原来一个事情,一段爱情,一个人物,一个机会,只要是属于你的,兜兜转转再久,还是会回到你身边。”

如果是22年前就拍《岁月神偷》,罗启锐说他肯定会把更多的笔墨放在自己和哥哥嬉戏的童趣上,而不是今天这样的呈现方式,“所以我在想,现在拍比当时更好,至少我成熟了。我明白要让观众感动的首要元素,是让他们相信你写的故事发生在他们身边,这些故事是真实存在的。”多年的编剧、导演人生,罗启锐发现即使电影“虚构”的情节再感人,观众也只是小小动容,但同样的事件如果是真实发生在他们身边,或者是纪实新闻报道,效果就会完全不同,“所以《岁月神偷》开始的20分钟,我营造了一个很普通的美满的家庭,先让观众进入这个情境,然后再去发生‘我’的故事。”

image

《七小福》(1988年)

张婉婷:妈妈反对我做导演,她说电影人是男盗女娼

《岁月神偷》在香港大卖,监制张婉婷却有点小“不爽”,因为她也希望把自己童年的故事搬上银幕,但投资方选择了罗启锐,“总有一天,我要把我妈妈的故事拍出来。”

张婉婷说母亲对她的影响颇大,虽然张婉婷的人生抉择往往跟母亲的意见相反。“我妈妈非常不喜欢我做导演,在她看来,拍电影的人都是‘男盗女娼’。”张妈妈那个年代的导演大都是男人,“李翰祥、张彻……都是戴个大墨镜、抽着雪茄,在片场很威武的样子。唯一有个女导演张宝书,也是戴个宽边的帽子,抽着烟还是带烟嘴的那种。我妈就说,你看看,读书人怎么可以做这样的工作?”

张婉婷一度还考虑做记者,“多好呀,能够认识不同的人,还可以写东西。我那时候非常喜欢写东西。”在英国念戏剧时,她想的也是从事文字方面的工作。直到被英国BBC录取为纪录片拍摄的临时场记,张婉婷第一次真正踏入摄制组,她才发现,她学习的文学、心理学都可以应用到导演工作中。“我当时就跟妈妈说,我要做导演……”张婉婷说,她知道母亲非常反对,“因为做女导演就要穿着长裤、球鞋,但我妈是希望我穿裙子、踩高跟鞋,嫁个好人家……”

“其实我妈妈一直都是这样,嘴上说反对我,但只要我做的决定,她也不会多说什么。”在张婉婷心里,妈妈是个格外坚强的人,“我15岁的时候爸爸过世,我妈妈一滴眼泪都没有掉过,她也没有表现出什么,只是默默地把我们兄弟姐妹带大。”

母亲的坚强传递到张婉婷身上,让她这么多年来“只拍自己喜欢的电影,不拍老板要我拍的,也不拍能赚钱的”。张婉婷笑说,她这辈子最“挑战”的作品是《宋家皇朝》,“当时《秋天的童话》很成功,很多人让我拍续集,我不喜欢,就去挑战自己,拍了个我完全不知道历史背景,完全陌生的三个女人的故事。”

拍完《宋家皇朝》后她觉得太累了,于是又回头拍了熟悉的香港大学的故事《玻璃之城》。“我不知道怎么界定成功。”张婉婷对于早报记者称她是成功的女性导演不怎么满意,“我觉得自己是有时成功,有时失败,但我还没死,所以总分还不知道。但至少,我很满足,因为拍的都是我喜欢的东西。”

image

《宋家皇朝》(1997年)

 夫妻合作:分工明确,避免“争吵

1984年,同在纽约大学电影系的罗启锐与张婉婷共同完成了硕士学位的毕业作品《非法移民》。自此,两人的生活轨迹合二为一。因为《非法移民》,“导演”张婉婷赢得了1985年第五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奖和亚太国际影展评选团特别奖,成为继徐克、许鞍华之后的新电影作家。而作为《非法移民》“编剧”的罗启锐则成为许鞍华、方育平等人的副导演。

多年来,似乎都是张婉婷执掌导筒多一些,罗启锐则甘心做“女导演”背后的“男编剧”。虽然张婉婷不止一次提出,让罗启锐跟自己挂联合导演的署名,但都被罗启锐拒绝了。“我反问你一下,你不觉得两个导演共同执导一部电影,会显得不严肃么?”罗启锐如此解释他的拒绝。在罗启锐眼中,即使挂名共同导演的科恩兄弟,也属于分工明确的。“他们也是一个编剧,一个导演,或者一个导演,一个监制……每个人的想法,即使是有最接近的,也还是有分别的。”

其实分工如此明确,罗启锐也是希望尽可能避免争吵,“我们约定好的,谁做导演,谁就有最后的决定权。哪怕另一个是监制,也只能像总统身边的国务卿一样,提醒问题所在,但最后怎么决定,听导演的。”这样一起工作,是否还会有吵架的情况呢?“在片场一定不会,太难看了……”罗启锐笑说。

据说,罗启锐和张婉婷家里“囤积”了十几个完整的剧本。“每次有投资找上门,我们会把最想拍的先给他们看,如果觉得没市场,再换一个……”张婉婷说。听起来,这对夫妇生活中都是电影,但罗启锐却表示:“电影只是我们的工作,平时,我们还是会聊旅行啊,最近看的书啊,还有跟朋友聊天。”说起朋友,罗启锐不忘小爆料:“张婉婷有很多八婆朋友的,她经常找她们聊天。但我很怕她那些朋友……不过我们也有共同的朋友。像这次《岁月神偷》里李治廷的爸爸,本来只是我的同学,现在就成为我们共同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