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兵日记》刷新收视纪录 姚元浩“咸鱼翻生”

《新兵日记》刷新收视纪录 姚元浩“咸鱼翻生”
李信邦尝试进军内地市场

《新兵日记》刷新收视纪录 姚元浩“咸鱼翻生”
《新兵日记》一再刷新收视纪录

《新兵日记》刷新收视纪录 姚元浩“咸鱼翻生”
剧照

《新兵日记》刷新收视纪录 姚元浩“咸鱼翻生”
姚元浩一夜暴红却是非多多前途堪忧

羊城晚报10月15日报道 台湾“民视”周五晚10点档剧集《新兵日记》自播出以来,一直在刷新收视纪录。继首集创下8.58的高收视率之后,台湾艾杰比尼尔森媒体研究公司再度公布该剧近三个月来的收视数据,其平均收视率已达10.19,最高甚至飙升至13.88。这意味着,台湾地区同时收看该剧的人数达到了400多万。该剧的爆红,也令剧中一众“新鲜脸孔”由三线演员一跃跳上一线,苦熬八年不红的男主角姚元浩更是“咸鱼翻生”,交出了入行以来最亮眼的成绩单。

可是,与收视率齐头并进的,是剧组接连不断的“花边新闻”:一会儿是姚元浩走红后与隋棠七年恋情告急,一会儿是演火辣士官长的刘香慈和演店铺老板娘女儿的张芯瑜成为台湾“军中情人”;最劲爆的则是剧组部分演员集体“耍大牌”罢工,导致拍戏进程大受干扰……“一年多了,跟他们拍戏的阿兵哥都退伍了,他们的辛苦我也知道,坚持不下去的,我只能让他们离开。”近日,前来广州拍摄大型系列剧《百家姓传说》的《新兵日记》总编剧李信邦及导演董良接受了羊城晚报记者采访,在爆出“演员大换血”的猛料之余,也谈及了《新兵日记》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

【表情:愤慨】“不能因为你一个人,坏了我整部戏!”

似乎没有哪部台湾电视剧像《新兵日记》一样,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捧红如此多的演员。然而,好景不长,近日台湾媒体爆出男主角姚元浩“带头领新兵罢拍拒录”的消息,事情的导火线是演员阿庞与工作人员发生争执,第二天服装师没出现,演员服装被锁在道具间,演员集体离开拍摄现场罢拍。对此,李信邦并不愿点名道姓,但他却间接承认,自己已经在着手“辞退一拨演员”。

羊城晚报:现在是怎样一种情况?

李信邦:其实本来说8月份我要过来谈《百家姓传说》,但那阵子《新兵日记》内部的问题实在太大了,所以一直拖到现在才来广东。接下来《新兵日记》会有一场小规模的换人,不过我们的消息都没有放出去,甚至演员自己也不知道要被换掉。

羊城晚报:演员到底发生了些什么状况?

李信邦:拍到后面,有些人就不像是在这个团队里的一员了。渐渐地,导演、制片方反馈来的意见告诉我,某些演员不认真、不负责———早上的通告他下午才出现,或者一转眼就不见人了;跟你请假你不同意,他干脆自己不来了……这样子的演员已经不是我们团队合作需要的演员了。这样的情况下,是不是应该请他走呢?你红了,可以啊,我让你毕业啊!

羊城晚报:就直接叫他走人?

李信邦:请他走很简单,剧组跟我讲一下,我在剧本中做出相应修改就行了。他们问:“是不是需要一段时间筹备让他离开?”我说:“不用,从现在起你可以直接叫他走人,其他我来想办法。”不能因为他一个人的原因,而坏了我们整部戏!

羊城晚报:临时换人会不会对整部剧影响很大?

李信邦:换掉主角,这在内地是多么严重的一件事情,但在台湾一点都不算什么!李小龙猝死的时候,他主演的电影照样依照计划拍完了,没有因为他的离去而终止。所以你想,李小龙都可以这样操作,你又算谁?演戏是一种群策群力的行为,靠的是整体,个人并不是那么重要。

羊城晚报:他们为什么会突然有这么大的转变?

李信邦:我不想讲他们是“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他们也不是老鼠屎,他们也真正努力过一年多了。一年多以后,人红了,以前从来没有享受过红的滋味是怎样的,所以一时间,他大头症上来了,他晕船了,他不晓得这条路应该怎样走下去。

羊城晚报:现在换人会不会很麻烦?

李信邦:怎么会!既然都是新人,你们能演的,其他人一样都能来演。现在我每天回到办公室,就能看到办公桌上至少有二十封邮件,全部都是毛遂自荐的,就是求一个机会让他们露个脸。

【表情:扼腕】“在台湾,要封杀一个人实在是太容易了”

“这件事要我来背就是了。”姚元浩被冠上“带头罢拍拒录”的罪名,他委屈得眼眶泛红:“我对民视怎么会有积怨?他们处处礼遇我,要有不平的也不会是我。如果拒录,为何制作人一个电话,我们就全部回到现场?”刚当上“一哥”就面临是非,姚元浩在台湾受访时双眼布满血丝,一度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事情发生时,我已有4天没参与拍摄,之前发生什么事我不知道。”姚元浩的紧张不难理解,用李信邦的话说就是,“在台湾影视圈口碑坏掉,损失的只是演员自己”。

羊城晚报:计划什么时候换掉这些演员?改编剧情需不需要一个过程?

李信邦:在台湾,没有所谓的“慢慢淡出”,就是当场换掉!一句话,“你明天不要来了”,就可以了。损失是谁的?损失绝对是你自己的,你将来的路只会越走越短。在这里,我们不一定要有你才行,这就是台湾影视圈的现实。

羊城晚报:有多现实?

李信邦:台湾跟内地不一样,我这么说吧———内地演员,你今天在广东混不下去了,你明天可以去福建拍戏;明天你在福建又混不下去了,后天你就转去湖北……你一辈子从事演艺工作都没问题,你只要把各个省份走遍就行了。就算你在广东声名狼藉,就算所有广东本地的制作方都不用你,你照样不会饿死。你在外地混个五年,五年之后你回到广东,人家都不记得了,你一样可以跟从前一样演戏。内地的市场太大了!但台湾不一样,台湾就这么丁点地方,就那么几个人,我们要封杀一个人很容易,因为一旦封杀,整个圈子的人都会知道,这个人是多么的不敬业,是多么的玩世不恭。

羊城晚报: 但我印象中的台湾演员都很低调、很明事理……

李信邦:他们不是懂得低调,他们是必须低调!在台湾做影视,学做人必须摆在第一位。很多人问我,你一个大编剧,为什么讲话会这么小声,这么谦虚?因为我们从进这一行开始,就被教育了一个核心词汇———“伦理”。也就是说,师傅叫你做什么事你就得做什么事,没有钱照样做,绝对不会出现“为什么没钱拿啊?”“好辛苦啊!”这样的话。做多久,不知道;做什么内容,不知道。我很能理解他们的苦衷,为了演这部戏,他们要耗掉那么多时间,整整一年多,和他们一起拍戏的军人都退伍了,他们还在演。帮我们客串的阿兵哥到现在一听到演戏就摇头:“不干不干,演戏比当兵还痛苦,我们都退伍了他们还得在那里演。”我能理解,做演员,有他们辛苦的一面。但是,做演员,必须要有坚持的一面。当初,是你们那么想要红,是你们想要出人头地,但现在呢,你们原本的那颗赤子之心去哪里了?

【表情:唏嘘】

“拍《新兵日记》,纯粹为了一种理想”

不少人认为,《新兵日记》暴红的第一招,就是成为“公式化”戏剧片里的差异化商品。说起来,这类型的剧集自2000年《报告班长6》之后已经有将近十年没在台湾见过了,它的出现,踩中了一个空白点。剧集播出后,知名制作人沈玉琳感叹:“过去十年并不是没人想做,但往往经过市场调研就打了退堂鼓,所以真正令人佩服的,是这家电视台高层的决断力!”但在李信邦眼里,这种勇气,纯粹是一种“为了理想”而进行的“冒险”。由于投资巨大,该剧至今仍收不回成本,但李信邦却毫无怨言。

羊城晚报:为什么这么多年都没有人拍这种类型的剧集了?是市场原因吗?

李信邦:不是没人看,原因很简单,这几年台湾娱乐综艺的气息太浓重,吴宗宪那些走喜剧路线的艺人已经把军人弄得非常搞笑,形象变得很娱乐化。

羊城晚报:你拍这部剧的初衷是什么?

李信邦:就是为了完成一种理想。社会变迁了之后,男孩子的拼搏精神还能不能一如既往地保持?我们希望这部剧里能体现一种男子汉的东西。训练、汗水、泪水,加上趣味,这几个元素构成了《新兵日记》的全部。在这里,你能看到一种思想,一种精神,他们每个人都有缺点,但他们勇于接受相同的训练,勇于改变自身的缺点,勇于成为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儿。

羊城晚报:拍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部戏会火?

李信邦:完全没有意料到。《新兵日记》就是这样诞生的,在毫无保障、市场前景一片灰暗的情况下拍摄完成。这部剧的投入非常大,我们要完成太多大规模的场景,比如说,一般的剧两个人讲话,我们分开拍完两个人各自说话的镜头就完成了,十分钟;但这部戏,两个人讲话,后面要有700个人练兵,左边要有很多人走来走去,右边要有人骑自行车,一个人出错,全部要重来。所以,一个很简单的镜头我们可能要两个小时才能完成。但是卖片的时候大家不一定看好,我们卖价很低,赚钱那是电视台的事,我们没份,我们到现在都属于亏钱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