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0月28日,高群书执导的新片《西风烈》上映,他追逐的目标并非票房,而是把影片做成中国类型片的先驱,让类型片的土壤更为肥沃。所谓类型片,是由不同题材形成的不同的影片形态。比如三、四十年代最突出的种类有:音乐歌舞片、喜剧片、西部片、悬念片、恐怖片等。类型片的概念对于中国电影观众或许还很陌生,但是在好莱坞制片制度的影响下,类型片已经成为批量化、流水线式的产物。高群书希望《西风烈》能够成为华语类型片的案例,为中国以后的类型片发展铺路。
产业起步:要学习好莱坞 模仿并非抄袭
网易娱乐:你说自己是“前文艺青年”,虽然大家说您一直在效仿好莱坞的手法做类型片,但好莱坞的工业化、流水化是特别强烈的,有些规则很容易被归纳出来,但看您的片子时觉得里面有特别多个性化的东西,单位您做监制,控制这种个人化、风格化的东西是不是也特别难?
高群书:这里有一个误解,有次接受采访时我说“中国电影必须先要从学习好莱坞开始,甚至先从描摹开始。”但并不等于我这个片子就是在效仿好莱坞或者抄袭好莱坞,这是很可笑的引申,很多媒体的大标题就是我在抄袭好莱坞,特别可笑。
网易娱乐:这我倒不觉得。
高群书:对,我是说很多媒体和报纸。我们首先是得学习好莱坞,有句话我要坚定不移地说,只有好莱坞才能救中国的电影。为什么呢?首先好莱坞电影是全世界最成熟的工业,它有它的缺点,70%可能都是不好看的,但它是一个工业,并且这个工业在国内占的位置非常高,产值、利润都非常高,当然也有很多赔钱的东西。
它也有很多弊端,就是它工作的模式化,但现在我们恰恰走到了另一个极端,过分强调创作,过分强调个人意志,过分强调一盘散沙式的工作方式。好莱坞剧组里,这个片子即使有人投资也要找来保险公司投保,在现场按照片子的各种条件来做,它不管你要怎么做,这是合约式的,这样对于电影会有损伤。
但它有好的地方,好的地方就在于它的叙事规律,讲故事的方法对于商业电影来说是非常有效的,也是非常普遍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对这个东西我们必须得学习,不学习的话这个故事就讲不好。
人家已经修炼了一百多年的技艺,我们为什么不学习呢?它与抄袭没有关系,我们原子弹的核心技术也是从美国带回来的,那原子弹就是抄袭吗?很奇怪,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因为我说了一句“中国电影有必要从练习开始,别眼高手低,甚至先从临摹开始”,写实派大画家哪个不是先从素描开始的?哪个不是先从临摹世界名画开始的?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我觉得中国电影没走这个过程,这是不对的,应该重新走这个那个,很多新进的年轻人就应该从临摹开始,甚至就可以拿DV重新把《教父》拍一遍,这样你就知道你和好电影的区别,必须进入具体操作你才会知道电影工业在中国如何落户,如何把你的想法正确、有效地实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忠告,不知道为什么被放大成这样。
包括说到电影的个性,首先我觉得我是一个非常职业的商业导演,我知道里面能带多少私人表达的东西,什么东西是不能带的,我觉得我搭配的非常好,包括世界电影现在也是这样,好莱坞电影现在也在吸纳很多新人、一些独立导演,没有这些东西,好莱坞是僵死的,为什么有段时间好莱坞不行?因为在流变的过程中必须吸纳一些新鲜的东西融合,然后加入一些时代的东西、变化的动作,像是《谍影重重3》就和“1”不一样,《蜘蛛侠3》也和1不一样,包括现在最热的《盗梦空间》,以前就是独立导演,这就是个人个性和好莱坞工业的结合,现在大家都是开放式的,好莱坞很聪明,很功利、很讲求实效,人家很有包容性,不管你是什么样的人,只要能挣钱就行。吴宇森?来。徐克,来。陈可辛,都来,还有昆丁。
不管是香港的、日本的还是韩国的,我觉得这样非常好,这是一个开放的体系,要吸纳很多好的东西,这是非常正常的,我们的汽车工业不也在学国外的吗?这很正常,为什么到了电影就不正常呢?觉得电影至高无上,是艺术品,不容别人染指,我说了算,我觉得这是很愚蠢的想法,我们的电影真的应该从描摹好莱坞、描摹好东西开始,想当导演的、想作导演的学生都应该是这样,喜欢什么片子,自己先把它翻拍一遍,现在DV这么发达,又普遍又便宜,你可以找周围的朋友来演,斯皮尔伯格小时候不也是找几个小朋友自己拍一个东西吗?都是很正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