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炳榴(资料图)
金羊网-新快报2月22日报道 第四代导演中的大师、珠影著名导演胡炳榴,2月14日辞世,昨日刚过头七,中国影协在广州为他举办了追思会。导演林西平、王进、张之楚、张泽鸣、郑华、陈锐等人自发前来,回忆这位导演大师的音容笑貌。作为广东电影界的泰斗级人物,胡炳榴曾拿回广东的第一个百花奖、金鸡奖、上海国际电影节特别奖,他的“田园三部曲”开创了农村电影新的形式,更重要的是,他培养了一批新人。导演郑华激动地说:“我一有不解就和他聊天,聊着聊着就明白了。他走了,背后的主心骨一下没了。”
青年:爱读书耐得住性子
1940年,胡炳榴出生于湖北黄陂,打小对戏曲感兴趣。剪硬纸皮,点盏煤油灯,在自己家的墙壁上给伙伴们导演故事。胡炳榴在20岁考入北京电影学院,学习表演,与珠影制片公司前副总、《寡妇村》的导演王进是舍友。
“他是个慢性子,但又特别守纪律,早起铃一响,他第一个从床上坐起来。但因为动作慢,他常会迟到。”王进忆起生活中的琐事,同宿舍4年,又共同分配到珠影厂、合拍《乡情》,他说胡导爱看书,“他看的书是当时我们同龄人中最多的,深奥的理论书他也静得下心去啃”。
著名演员刘延也是室友,“上世纪六十年代初闹饥荒,大家都没什么吃的,有一天学校发了两个杮子,还是没熟的绿杮子。有的人忍不住立马就吃了,最多的等两天也会吃掉。但他不一样,他天天擦,直到杮子变得红彤彤。他经得起诱惑。”胡导的儿子、电影《我愿意I Do》的执行导演胡江补充道,“爸爸说他觉得杮子特别好看,特别有趣,他就天天看。”
中年:作品虽少,但部部精品
学表演出身,但1964年被分到珠影后,胡炳榴没有机会表演。文革十年,拍摄了两部纪录片,1976年的《女子采油队》让他的导演才能被领导重视。改革开放之后恢复故事片拍摄,1979年协助丁荫楠拍摄《春雨潇潇》,第二年开拍自己的处女作《乡情》,技惊四座,获得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柏林电影节最佳影片提名,这在广东电影史上,属第一次。而之后的《乡音》(1983年)艺术造诣更高一筹,获得金鸡奖最佳故事片,与《乡民》(1985年),合称为“田园三部曲”。
在农村电影形成自身风格后,胡炳榴并不满足,他开始尝试城市电影,1989年拍摄《商界》,但因为各种原因,《商界》拍摄出来后却被尘封了。距他最后一部电影《安居》(1997年)出现,已经时隔8年。《安居》为他带来更大的声誉,金鸡奖、华表奖最佳导演,上海国际电影片特别奖,又创造了广东电影的第一次。
“跟胡导拍戏特别舒服,他在分镜脚本里,把机位、走位都写得清清楚楚,拍起来特别顺,改动也很少。”与胡导合作过《乡音》和《乡民》的陈锐,对胡炳榴的导演才能由衷赞赏。一部《乡音》拍下来,最后的成片与脚本只差十几个镜头。担任《安居》摄像的郑华回忆,“他是个设计师,脚本把什么都设计好,我们是作坊式的手艺活,而他是作家式的导演。如果要说广东电影界的泰斗,只有榴叔算得上。”
晚年:精英文化的坚守者
中年成名,而且名声大振,胡炳榴的运气并不好。电影评论家祁海回忆道,在1997年随行胡导为《安居》领奖时,发现胡导拿笔给影迷签字时手颤得厉害,几乎签不了名。回广州后就医,1998年初便确诊为帕金森,这不仅影响了他的创作,也为生活造成困难。“每个月的工资只有三百来块,即使拍《安居》,忙活一年也只有9000元酬劳,为了给单位分的房改房装修,他先后几次缺钱,缺点钱时他就接个广告拍一下,再接着装修。”
胡炳榴特别清楚自己擅长什么,上世纪90年代初,任命他为珠影副总经理的批示下来,他竟拒绝了,他觉得自己不适合当领导,他只想拍片。在晚年,他执导了两部电视剧———《桐籽花开》和《家在三峡》,即使拍电视剧,他也没有放下艺术导演的身段。
“他是个体面人,和人聊天时精神都特别好。每次和他聊一次,我心里就更明白些。”编剧邓原也是师承胡导,“他是个精英文化坚守者,不图名也不图利,他就喜欢艺术本身。”这份坚守,指引了无数后辈,包括儿子胡江。对于父亲的离去,胡江希望大家“少一份伤感,多一份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