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赤收六徒传承袁派艺术

杨赤收六徒传承袁派艺术

京剧名家于魁智(右)、杨赤合演《将相和》。田超供图

12月4日晚,为纪念京剧大师袁世海先生逝世10周年,叶少兰、刘长瑜、李长春、于魁智等京剧名家齐聚大连宏济大舞台,未能赶来的尚长荣特意托人送来感言。当晚,喜收六徒的杨赤称:“我做了一件让老师高兴的事,身上也多一份传承袁派艺术的责任。”

>>现场

袁派代表剧目唱响大连

这场名为“叱咤千秋袁世海大师薪火相传”的纪念晚会,聚集了叶少兰、刘长瑜、李长春、于魁智、李胜素、朱世慧等京剧名家。此外,袁世海的儿子袁少海、丑角名家郑岩,以及戏剧评论家崔伟、赵景伯、张关正等则与主持人白燕升合作了现场版《戏苑百家》,追忆与袁世海先生有关的往事。 

演出以丁晓君的《杨门女将探谷》拉开帷幕,身为大连人的丁晓君每次回到家乡演出都很受欢迎。随后,魏佳庆、高苍健、胡滨、刘魁魁等青年架子花脸演员依次上演了袁派花脸的代表剧目《野猪林》《黑旋风李逵》《西门豹》《满江红》等,展现了京剧架子花脸行当的后备力量。 

几位京剧名家的助阵让纪念晚会高潮迭起,李长春演唱的《智取威虎山》铿锵有力,叶少兰与杨赤对唱《九江口》时十分投入,手中的话筒都显得有点儿多余。现代京剧《红灯记》中第一代“铁梅”的扮演者刘长瑜则率领大连京剧院的“六朵金花”一起登台,气势十足。 

演出中,裘派花脸名家李长春还送给杨赤一份特殊的礼物,一张珍藏多年的《连环套》剧照。2002年,87岁高龄的袁世海与李长春、杨赤等人合演了京剧《连环套》,李长春对这次合作印象深刻,让摄影师拍下了这一珍贵场景。这次到大连参加纪念晚会,他特意带来。此外,未能赶来的花脸名家尚长荣还特意写了感言托人送到现场,表达对袁世海先生的怀念。 

当晚在精彩演出的感染下,有观众大喊,让主持人白燕升也来一段,白燕升婉言谢绝。他说:“我来的时候大夫就提醒我,让我吃七分饱。”白燕升言下之意是在这样名家云集、十分庄重的场合,自己登台演唱会让人觉得“撑着了”。演出尾声阶段,在浑厚的音乐声中袁世海先生的大幅肖像出现在背景银幕上,袁派花脸传人杨赤正式收刘魁魁、胡滨、魏佳庆、高苍健等六位青年演员为徒。

>>专访

杨赤多了传承袁派艺术的责任

演出结束后,杨赤接受本报专访。他激动地说:“10年了,我一直想着能为老师做点什么,能为袁派架子花脸艺术做点什么,师父把自己的一半骨灰都散在了大连的海里。” 

杨赤表示,他原来不想收徒是觉得自己火候不够,怕误人子弟。他说:“我以前觉得应该多演出,多在舞台上打磨完善自己。但是说句心里话,架子花脸行当这几年大家知道得越来越少,舞台上花脸行当的表演也越来越单一。” 

在杨赤看来,架子花脸是个特别吃功夫的京剧行当,而现在很多年轻演员很难静下心来认真学,常常是这学一段、那学一点,就觉得上台够用了。他说:“我收了这六个徒弟,做了一件让老师高兴的事,身上就多了份传承袁派艺术的责任,也希望他们踏踏实实地学戏。” 

回想起袁世海先生,杨赤认为恩师在演戏、做人方面都影响了他的一生。他说:“一是对京剧艺术的执着,我跟袁先生学了20多年戏,他80多岁的时候还是一门心思地研究艺术,吃饭、泡脚都在想着怎么演,戏就是他生命的全部;第二是如何做人,我给六位学生每人送了一本《袁世海艺术论谈文集》,这里面不仅仅是老师对艺术的认识,还有对做人的思考。他说过,做不好人,就先别演戏。”

>>追忆

于魁智

一切从人物需要出发

袁先生不单艺术上给了我们晚辈很多教诲,也在思想品格上给我们做了榜样。在排练京剧《野猪林》的时候,袁先生对我说:“小于子,无论你的唱、念达到了多么高的水平,在舞台上就是一个眼神、一个手势都要围绕人物,从人物的需要出发,只要本着这样一个准则,你在台上就对了。”

袁少海

父亲一生尊重郝寿臣

我父亲一生非常尊重我的师爷爷郝寿臣。上世纪60年代拍《群英会》的电影,原本定的是郝寿臣先生演曹操,他有“活孟德”之称。我父亲演曹操就是跟郝先生学的。但是郝先生以身体不好为由推荐我父亲袁世海来演。我父亲最后把报酬都给了郝寿臣先生——不是把钱给了师爷爷,而是完成了郝先生的愿望,出了一本《郝寿臣脸谱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