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8年5月5日,德国小城特里尔,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诞生了。他就是卡尔·马克思。他最负盛名的两部著作《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极大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并深刻洞察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这两项贡献的影响如此深远,以至于他的传记作者,英国作家弗朗西斯·惠恩如此评价:“20世纪的历史是马克思的遗产。”
自1883年马克思去世之后,经历若干革命、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世界格局被多次改写。在传统西方强国之外,中国、俄罗斯等国家,在西方讶异的目光中崛起。
马克思的理论是否过时了?马克思当年的预言有多少成为现实?布尔乔亚出身的马克思,为何成为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进入新时代的中国,应如何坚持走出自己的马克思主义道路?
带着这些问题,在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周年之际,CGTN(中国环球电视网)“Dialogue(对话)”栏目主持人杨锐远赴特里尔,试图在诞生地还原马克思的成长历程,并重新审视马克思的政治经济理论及马克思主义在当今世界的地位。
从故居到酒庄:马克思主义的溯源之旅
《对话》栏目旗下的品牌节目《对话世界》是CGTN和外国主流媒体共同制作播出的访谈节目,诞生于2016年。 《对话世界》创造了中国外宣的历史,是国家与国家间的深层次交流,是真正意义上的辩论节目。借船出海,突破了电视信号海外落地的技术限制,极大地扩宽了收视群体,使中国观点和中国立场在非中文国家地区得以最大面积的落地。这次,CGTN与德国NDR电视台联合制作55分钟特别节目 《对话世界-马克思再发现》。
与平时的演播室访谈不同,主持人杨锐和嘉宾采用走拍的方式,边游览景点边聊天,往往即景而发,在这一过程中梳理马克思的人生历程和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脉络。
北京大学访问教授张旭东和杨锐一同浏览马克思故居,瞻仰怀揣革命理想的青年马克思,并回顾他不断流亡、但笔耕不辍的一生。德国著名作家Beatrix Bouvier教授带领杨锐参观莱茵州立博物馆的马克思特展。247份不同语言的《共产党宣言》标志着一个时代的开端,巴黎公社失败后的《法兰西内战》,则第一次总结了无产阶级革命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而在马克思父亲的酒庄中,杨锐了解到马克思虽然出身富裕,但对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具有深厚的洞察力。这也是他毕生奋斗的源头。品尝着庄园中的马克思本人所爱好的葡萄酒,其背后昂贵的人工价值正是对马克思主义影响力的深刻诠释。
花园论坛与雕像之争:马克思主义在当代
真理越辩越明,《对话》栏目中最具特色的访谈辩论环节,依然得到保留。节目中,主持人杨锐、张旭东教授和Bouvier教授还在一处草坪举行小型花园论坛,共同探讨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社会的诸多可能性,其中不乏针锋相对的精彩辩题:西方国家目前的工人福利制度和工人运动是否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体现?从中国和西方国家目前的表现来看,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哪个会最终胜出?
张旭东谈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转型过程高度相关甚至居于核心地位。国家正是通过生产力领域的转型来实现上层建筑的持续转型,它回归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本源。Bouvier教授认为,虽然过去了两个世纪,但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运转方式的研究和批判,依然充满洞见,至今仍是强有力的研究工具,在社会危机中帮助当代学者渡过难关。
另外,中国曾将一座马克思雕像赠给特里尔市,矗立在西蒙教堂广场。围绕是否接受这一雕像,特里尔市曾有过长时间讨论。杨锐询问特里尔市长Wolffarm Lei对此的看法。市长表示,柏林墙倒塌后,不管是德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都有义务去了解这位思想家的生平,并在他的家乡为他立像。在政治的角度之外,希望年轻一代能够更多地从普通人、普通家庭的角度去了解一个社会和国家。
此次特里尔之行,《对话世界》不仅为马克思主义追本溯源,重新认识了马克思理论思想的出发点和价值,还通过思想的碰撞,在这座风景如画的德国小城中展望了这一理论的未来。这是一次灵魂的再发现之旅。21世纪,这份宝贵的思想遗产将继续影响世界,并在新时代的中国焕发生机。
6月22日19:20-20:15,6月23日03:05-04:00,11:05-12:00;敬请锁定CGTN英语频道,与《对话世界》一起,重新认识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