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11日 至 2018年10月21日 ,百老汇票房传奇:创意舞台秀《STOMP破铜烂铁》上海站在 ET聚场(原上海共舞台) 精彩上演。
2018.10.11 - 2018.10.21
ET聚场(原上海共舞台)
约100分钟
以场馆规定为准
此演出为全英文演出
演出介绍
英国原版引进,2018来到上海
连续七年蝉联百老汇票房冠军
被誉为“生活打击乐鼻祖”风靡全球
奥斯卡颁奖典礼、伦敦奥运会闭幕式表演嘉宾
创意无限,音乐无界
快来感受这一场妙趣横生、即兴狂想的感官盛宴
【STOMP破铜烂铁是什么?】
被誉为“生活打击乐鼻祖”的STOMP破铜烂铁是一个世界 级音乐舞蹈演出团体。他们化腐朽为神奇,利用生活中随手可得却又不起眼的工具,构思出一场将舞蹈、音乐和戏剧表演融合在一起的独有表演。
【创意无限,即兴狂想】
火柴盒、扫把、垃圾罐、Zippo打火机......全都被STOMP破铜烂铁幻化成打击乐器,敲击出活力四射的节拍,谱写出迷人的节奏音符。切菜、打牌、运动、打斗......这些普通的生活场景,也全都被幻化成艺术化的舞台景象,创造出极具爆发力的表演。
无需昂贵的乐器、精致的服饰、动人的台词和绚丽的舞台,STOMP破铜烂铁用充满戏剧张力的肢体语言、震撼翻腾的打击音乐和创意幽默的情节桥段,碰撞出激情的节奏火花,让整个舞台充斥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与旺盛活力。他们彻底颠覆传统的音乐表演形式,带来的既是一场返璞归真的舞台表演,也是一场趣味横生、即兴狂想的感官盛宴。牵动观众的情绪,颤动观众的灵魂。
【推陈出新,不断探寻新灵感】
每三至四年,STOMP破铜烂铁都会吐故纳新,改变或替换一些环节。他们在世界各地的五金店和废品回收厂网罗“乐器”,给每个演员足够的空间展示自我,同时他们在即将演出的城市进行游历,从而探寻新的灵感。这些使得STOMP破铜烂铁始终令人耳目一新,创造经久不衰的票房传奇。
【STOMP破铜烂铁的起源】
剧团最初的灵感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伦敦、布莱顿和巴黎进行的街头表演。那些奔放热情、随性而起、极具感染力的表演,深深地启发了创始人及导演Luke Cresswell和 Steve McNicholas。他们建团的初衷是发现生活中的艺术和探寻声音的本源,也因此造就了一支独一无二的表演团体。
【百老汇票房传奇,风靡全球】
建团之初,STOMP破铜烂铁仅在伦敦街头表演,因逐渐受到观众喜爱,开始在世界各地参加音乐节演出。经过几年表演形式的摸索和舞台经验的累积,STOMP破铜烂铁成功登上纽约百老汇的舞台,以精彩震撼的演出风靡纽约,创下百老汇连续七年票房 冠军的纪录。
1991年:STOMP破铜烂铁在英国布莱顿组建成立,并在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举行了首演。
1991年-1994年:STOMP破铜烂铁在世界各地进行了巡回演出,遍及香港、巴塞罗那、都柏林、悉尼等地。
1995年:STOMP破铜烂铁开始全美巡演。同年,与著名的黑人音乐艺术家Quincy Jones合作新曲,获得了当年的格莱美奖提名。
1996年:Quincy Jones为STOMP破铜烂铁精心编排了在奥斯卡颁奖典礼的表演,博得满堂喝彩。
1997年:为HBO特别制作的长达45分钟的电视表演秀STOMP破铜烂铁 OUT LOUD荣获艾美奖4项提名。
2000年:STOMP破铜烂铁受美国白宫邀请,在于林肯纪念堂举办的总统比尔克林顿的千禧年庆祝活动上进行表演。
2002年:STOMP破铜烂铁的IMAX电影《STOMP破铜烂铁:A Pulse Odyssey》首映,并获得了包括蒙特利尔GSTA最 佳电影奖等在内的多项大奖;STOMP破铜烂铁登上了英国皇家文艺汇演的舞台。
2004年:STOMP破铜烂铁作为重量表演嘉宾到台湾和上海之春国际音乐节演出,受到大批青年人喜爱和追捧,发烧友队伍中还包含著名歌手庾澄庆和台湾打击乐之父朱忠庆等。
2006年:STOMP破铜烂铁演出满5000场次;STOMP破铜烂铁创始人Steve和Luke创作了一个新剧目《Lost and Found Orchestra》并在悉尼歌剧院登台演出,打破了它的票房纪录。
2008年:STOMP破铜烂铁被列入美国娱乐周刊发布的“经典:1983到2008年间最棒的50个舞台演出”中。
2012年:STOMP破铜烂铁成为伦敦奥运会闭幕式的表演嘉宾,为全世界的观众带来震撼演出。
2014年:STOMP破铜烂铁再次在Orpheum剧院庆祝了成立20周年的纪念。纽约的地标性建筑帝国大厦楼顶亮起了红白两色灯为STOMP破铜烂铁庆祝。
媒体评价
“一个非凡有才的演出团体,精彩有趣的表演,幽默的‘音乐对话'。这是最吸引人的演出,比你现在可以看到的绝大多数演出更有趣味!”--《纽约时报》
“一场无与伦比的原始音乐之旅”,“用动作与音乐就能创造独一 无二的表演。”--《芝加哥论坛报》
STOMP破铜烂铁为观众“带来如高压电一般激烈的精湛演出”。--《纽约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