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18日 ,天贶传音—中国古琴戊戌巡演在 无锡大剧院 精彩上演。
2018.05.18
无锡大剧院
以演出现场为准
以场馆规定为准
演出介绍
天贶传音中国古琴戊戌巡演鼓振钟鸣,七弦抚动华夏。
中国古琴戊戌春季巡演,天津琴院倾心打造。
为您呈现编钟、琴瑟、丝竹和鸣宫廷雅乐。
《文王操》《普庵咒》传世古曲。
《飘雪江南》《春江花月夜》江南风韵。
汉服弦歌《扬州慢》《短歌行》儿女情怀,
震撼新作 《兰陵王》《长坂坡》带您重回沙场。
《渔舟唱晚》《梦未名》中西合璧。
钢琴大提琴吉他与古琴完美融合成田园风光。
更有温馨互动环节,
诚邀现场观众与台上艺术家共同高歌经典名曲《满江红》!
仰天长啸,同鉴八千里路云和月!
由张子盛老师携众弟子演奏《文王操》
演出曲目介绍
一、普安咒(编钟乐队)
又名《释谈章》。它的乐谱最早见于明末的《三教同声琴谱》(1592 )。古代曾有普庵禅师,可能是本曲的作者。一说此曲为杭州隐士李永南作。全曲共十二段,段尾都接以共同的曲调,听来回还反复,连绵不绝,在琴曲中颇有特点。《天闻阁琴谱》评:“音韵畅达,节奏自然,令人身心俱静,可谓平调中第一操也。乐曲使用了较多的撮音,帮助音乐造成了古刹闻禅,庄严肃穆的气氛。曲式上有一些类似丝竹曲中曲牌联结的形式。其音韵畅达,节奏自然,清夜弹之,似闻暮鼓晨钟,贝经梵语; 如游丛林,如宿禅院,令人身心俱静。
二、文王操(编钟乐队)
又名《文王思士》,张子盛打谱自明代琴谱《西麓堂琴统》。被古人尊为高雅的作品,一首可以陶冶人们高尚的情操,净化人们的灵魂的琴曲:“鼓此曲令人荡涤邪秽,消融渣滓。”(明代琴谱《杏庄太音补遗》); 北宋琴家成玉涧所箸《琴论称“其声古雅,世俗罕闻”; 北宋苏轼在他的古体诗《舟中听大人弹琴》为听其父苏洵弹《文王操》等曲而作,在评说时人“强以新曲求铿锵”、“数声浮脆如簧”后,发出了“古意堕渺茫”的感叹,最后便是“江空月出人绝响,夜阑更请弹《文王》”的千古名句。
三、扬州慢•诗画瘦西湖(琴歌,组合)
情驻虹桥,问长堤柳,似曾领略阳春。想风流魏晋,老月映诗魂。建安骨、心游未远,五弦长颂,吴带霞云。更如今、修契重温,题满罗裙。徐园水竹,倚春楼、灯火黄昏。看廿四桥边,孤鸿旧影,如梦还真。肯借画图临本,玲珑界、碧水无尘。渺金山红破樱桃,箫影留痕。 ——张子盛
四、春江花月夜(组合)
原为琵琶曲《浔阳月夜》。20世纪30年代,上海大同乐会改为民乐合奏,乐曲取材于唐代张若虚同名诗意,描写了江海潮平、归舟晚渡、霁月初升的春江美景,与江月千古、人世变换的时间迁逝感。2011年张子盛先生汲取原曲的经典旋律,编写为琴、箫、筝合奏曲,突破了传统的古琴演奏技法,使用古朴中和的音色,表现出江月如画的不同意境。
五、长板坡(组合)
魏胜宝先生作曲,古琴苍古神韵,配以高亢的竹笛和雄壮的中国大鼓,长枪骏马七入百万雄兵,常山赵云百胜将军之名岂是虚名,这是继广陵散、兰陵王之后不可多得武曲。
六、短歌行(琴歌,编钟乐队)
《短歌行》是一首魏胜宝先生新创作的琴歌,乐曲气格高远,感情丰富,充分表现了一代枭雄曹操的内心世界。起承转合间,以感人的真诚、慷慨悲凉的情感咏叹了生命的忧患,以貌似颓废的意志来表达及时进取的精神,以放纵歌酒的行为来表现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以觥筹交错之景来抒发心忧天下和渴慕人才之情。
七、渔舟唱晚(古琴、钢琴)
本为北派筝曲,描绘了渔翁乘舟入海,水天一色中摇橹撒网、与风浪搏斗的情景。2013年由李悦改编为古琴曲。
八、飘雪江南(独奏)
此曲由张子盛创作,是十分罕见的爱情题材琴曲。“雪逢西子瑞融芳,柳浪波平莺语藏。紅袖轻携王孙梦,吴山碧水记华章。”作者所作七绝正是此曲最好的注释。
九、兰陵王(古琴、钢琴)
为魏胜宝先生新创作曲目,对古琴的技法表现力进行了大胆的突破和尝试。全曲开始以战争号角为引,用动情委婉的旋律刻画了战士离乡、亲人别离、大将出阵等景; 后半部曲风逆转,以激昂奋进的硬朗曲调,用单摇指、双摇指、捻轮、左手拨弦、快速琶音等特殊手法描绘了两军对垒厮杀等气势宏大的战争场面。让人如同回到了古战场,亲身经历那段不朽的传奇。
十、梦•未名(古琴、钢琴、大提琴、吉它)
这是一首再现B段的三部曲式结构的四重奏乐曲,规整的曲式结构由引子+A段+B段+C段+B段构成。三拍子的感觉来自于听过的一首慢板古琴曲《酒狂》,作者以田园歌声般的旋律,描绘了未名的梦,一如未名湖荡漾的春波。转调的C段好像梦醒的心潮,原来窗外柳绿莺啼,早已春满燕园。
十一、嘉宾独奏
十二、满江红•抒怀(琴歌.编钟乐队)
琴歌《满江红》宋代著名抗金英雄岳飞作词,曲调苍劲、悲壮,淳厚有力,节奏稳健,抒发了激愤、昂扬和壮烈的情绪。原词为: 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演出曲目及顺序以演出当晚为准
领衔主演
张子盛,1989年学琴。师从津门九嶷派琴家高仲钧先生、李允中先生。主攻九嶷琴学兼修其他。又先后求师刘丽、吴文光、龚一、李祥霆等诸多名家。为使自己博涉多优,还问道于津门诗词大家张牧石、曹长河、王焕墉诸前辈,书法名宿余明善先生。并拜义宁陈氏子弟,著名学者陈云君先生为师、为琴外之功打下了雄厚的基础。2000年后受吴景略先生开创的虞山吴派的影响愈深,特别是吴文光先生的心理表现主义体系,对其演奏风格和审美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对虞山吴派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同时,逐渐结合自身特点形成运指华美、取音纯净、注重以心取韵、心韵合一的演奏风格。2010年开始,更加深入对各流派特点曲目的研究与吸收,并将研究的心得运用在打谱与创作之中,取得一定成果。他坚信艺术生命力的表现之一是差异性,如果千篇一律、千人一面将是艺术的末路。
自1999年于天津文庙创办国内首家职业琴馆“张子盛古琴艺术中心”起。在常年的教学实践中研发出“开指五步”教学法,吸收传统古琴技法精华,强调基本功的重要性及拆解性训练使海内外众多古琴爱好者受益。下设天津七弦琴院优秀青年琴家辈出,桃李天下。同时作为国内各个大型琴事活动的主要策划者,他先后发起:中国古琴学会成立音乐会、中国古琴“幽兰阳春”奖、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全国古琴打谱会、全国古琴师资培训等活动。推动古琴事业的传承与发展。
操缦之余,张子盛还醉心于斫琴工艺的研究,2002年与广陵传人张玉新一同研制的“瑶天笙鹤”古琴,荣获全国首届民族乐器制作大赛金奖。从艺以来陆续发表的琴曲演奏作品近百首,已录制为多张CD,并出版各种教学书籍、工具书、VCD等。
现任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副秘书长、古琴学术委员会秘书长、北京乐器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天津七弦琴院院长。
主要演员
吕小平,青年瑟、古筝演奏家。弦歌演唱家。洛阳古琴学会副会长,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理事。2012年于天津琴院进修古琴专业,师从张子盛先生并收为入室弟子。除琴瑟弦歌专业外,还兼擅编钟、磬等多种乐器,被誉为活跃在海内外舞台上的乐坛侠女。
谢若乔,青年古筝、瑟演奏家,少时即以优异成绩保送中国音乐学院,后就读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曾荣获文化部首届中国青年艺术新人选拔大赛" 专业组金奖" ;现为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常务理事,北京乐器学会理事并任职于民族器乐学会琴筝艺术中心艺术总监。长年致力于古筝与古琴、古瑟的教学、演奏和理论研究,担任《全国考级指导教师高级研修班》的主讲老师,多次受邀在海内外各地演出与讲学,及各级大赛的评委; 多次荣获优秀教师园丁奖;著有我国首部《W型转调筝实用演奏教程》,在筝的演奏上及古筝的应用上具有突破性的发展,成绩斐然,桃李天下。其演奏风格沉稳端庄着意于乐曲意境及音乐形象的完美刻画,并以教科书般的指法技巧被业界誉为“古筝国手”。
刘锐,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钢琴师从俄罗斯钢琴家热尼亚教授;古典吉他师从陈谊、陈志教授; 作曲师从刘景宣教授、郭伟国教授、刘琳教授等。中国青年作家,集作曲、钢琴演奏、吉他演奏于一身。在音乐创作上擅以优美的旋律、干净的和声、简洁的配器写作而著称。用古典的技法描写现代的思想,用古典的和声描绘流行的元素,用简洁的旋律抒发丰富的情感,用简短的曲式描写悠远、绵长的情绪”。
赵灵芝,青年中华国乐传播使者。主修扬琴专业并擅长中阮、编钟、编磬等演奏,2012年于天津琴院随张子盛先生学习古琴演奏。现为中国民族器乐学会古琴学术委员会会员,河南民族管弦乐学会会员。演奏作品收录于河南博物院《华夏古乐》专辑。2015年移居新加坡,常年于东南亚地区弘扬中国传统民族音乐。
孙伟奇,青年琵琶、中阮演奏家。2011年荣获金钟奖天津赛区第二名,2013年毕业于天津音乐学院。
作为民乐界冉冉升起的新星其演出足迹遍及海内外,多次参加中国古琴新年音乐会演出及天津琴院全国古琴巡演活动,2014年就职于天津歌舞剧院民族乐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