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5日 8:00 至 2015年10月18日 18:00 ,中国化学会在 桂林·桂林宾馆·象山区榕湖南路14号举办《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定于2015年10月15至18日在桂林市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化学会主办,广西师范大学和广西化学化工学会联合承办。
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
会议主题是
1、基于功能有机分子(如药物、农药、精细化工产品以及具有潜在的重要理论或应用价值的有机合成物等)的合成策略与合成方法研究的最新成果(全合成);
2、基于资源型有机化合物的反应及其在功能有机分子合成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半合成);
3、基于有机功能分子高效、洁净合成提出的新概念,发现的新反应,发展的新方法和新试剂(反应和合成方法学)。
本届研讨会是国内有机化学领域同行间加强学术交流、增加合作契机及加深友谊的高层次学术交流会议。会议将邀请一批国内有机合成相关领域的著名学者包括二十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交流近年来有机合成化学的进展。交流方式包括大会报告、邀请报告和口头报告。
本届会议将为有机合成化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研究生和企业界人士提供一个高水平的交流平台。我们热忱欢迎有机化学界的专家和同仁参加中国化学会全国第十二届有机合成化学学术研讨会,衷心感谢您的大力支持!
主办单位:中国化学会 承办单位: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化学化工学会
时间:2015年10月15-18日
地点:广西桂林市 桂林宾馆(地址:广西桂林市榕湖南路14号)
主办方:中国化学会
介绍:中国化学会是从事化学或与化学相关专业的科技、教育工作者自愿组成并依法注册登记的学术性、公益性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发展化学科学技术的重要社会力量。中国化学会于1932年在南京成立。1959年,中国化学会曾与中国化工学会筹委会合并成立中国化学化工学会。1963年又分为化学、化工两个学会。中国化学会是国际纯粹与应用化学联合会(IUPAC)、亚洲化学学会联合会(FACS)等5个国际组织的成员。中国化学会和国外许多化学学会及与化学有关的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关系。中国化学会有会员5万多人,团体会员60余个。中国化学会的宗旨:团结组织全国化学工作者,促进化学学科和技术的普及、推广、繁荣和发展,提高社会成员的科学素养,促进人才的成长,发挥化学在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高新技术创新中的作用,为力争使我国化学科学跻身国际先进行列而不懈努力。
10月15日 全天报到(桂林宾馆大堂)。
10月16日 上午会议开幕式,大会报告;下午分会场报告。
10月17日 上午分会场报告;下午分会场报告,闭幕式。
10月18日 代表离会。
涂永强
兰州大学
None
麻生明
复旦大学
None
姜标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None
马大为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None
冯小明
四川大学
教授
会议注册费:正式会议代表1300元/人,中国化学会会员1100元/人,学生900元/人(凭学生证,不含博士后),陪同人员700元/人 (包含10月15日晚餐、16-17日早中晚餐、18日早餐,无会议资料);注册费含会议资料、茶歇、餐饮等费用,不含住宿、交通费。
会议场地:桂林宾馆
介绍:桂林宾馆位于桂林市区中心两江四湖景内,周围古树名木,叠石碑刻,亭台碧水,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出酒店,步行10分钟即可到达市中心繁华地段,距离著名象山公园车程只有5分钟,地理位置优越。桂林宾馆拥有一栋四星楼及一栋五星楼,是桂林市唯一一家酒店50%以上的客房拥有两江四湖极好的湖景。大幅观景窗能将美丽的两江四湖景色尽收眼底;超大液晶电视及超过100个卫星节目频道、客房保险箱、独立小冰箱、独立调控式中央空调等设施,让宾客尽享舒适生活。酒店根据客人需求提供非吸烟房、残疾人房、家庭联通房、豪华套房等,尽显人性化的服务理念。桂林宾馆拥有大中小型会议厅共20个,是目前桂林市区内拥有最多会议厅的酒店。顶高8米的中空无柱式会议厅,可轻松容纳500人。所有会议厅均设有无线上网、高品质音效系统等完善的会议设施设备。专业的会议销售团队每年经办国内、外大小型会议500余个,拥有丰富的国内高端会议及国际会议经办经验,是您会议及商务、休闲旅游的上佳选择。
2015年
梁宏校长致欢迎辞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主任、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姜标研究员致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二处张艳教授致辞
中国科学院院士麻生明教授做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冯小明教授做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院士涂永强教授做大会报告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姜标研究员做大会报告
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副所长马大为研究员做大会报告
座无虚席的大会现场
第二届“维善有机合成奖”颁奖
梁宏校长致欢迎辞
中国化学会有机化学委员会主任、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姜标研究员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