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10日晚,亿欧邀请到水岩科技首席运营官张祝,举办了一场线上分享会。
当晚,张祝就物流机器人和仓储自动化方面分享了许多独到的见解,包括当前物流设备智能化的趋势、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市场对物流机器人的接受度等。
嘉宾演讲实录整理如下(有删减):
【问题一】当前物流设备智能化的趋势是怎样的?
这个问题我从四个角度来谈,分别是国外、国内、技术和我自己的思考。
从国际角度来看:
由于一些发达国家提前进入到人力成本升高和社会成本升高的阶段。所以,国外在自动化工厂、物流仓库体系已经有很多年的建设经验。这些经验不仅仅是设备层面的,更多的是工程实施方面的经验。
再好的技术也是需要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欧美国家在这方面有着几十年的经验。但是其传统的自动化公司发展接近天花板,所以,新型的中国市场是欧美自动化公司未来5-20年的发展动力,相伴随的施工经验也即将会在中国大陆地区落地。
但是,欧美国家设备的价格问题一直是困扰国内企业与之合作的障碍,这由于不同区域、不同文化和不同财务管理造成的。在商业磨合的角度,我们与欧美国家有一汽大众这样的合作样板,所以,不难达成商业合作。而且正如高铁建设一样,从绿皮车到高铁,中间也都有动车组和城市双层专列等过渡策略。
但并不是说外国的月亮都是圆的,其实在物流机器人方面,国外虽然在自动化方面有很多经验,但是往往淹死的都是会水的,而好的帆船选手不一定会游泳。因此,针对物流智能与物流机器人我们还是具有很多机会的。
再加之现在国内资本环境与双创推动。技术型创新越来越多的获得市场与资本的青睐,而且国际资本和国际大玩家也在看中国的创业者,一方面防止颠覆者出现,另一方面在寻找合作者。
还有一个就是工业4.0这个方向,工业4.0里的物流智能化尤为重要,这个也是水岩科技在重点考虑的方向,我们参观过MINI Cooper的工厂,一台MINI One后面跟着的可能是MINI的Countryman,也有可能是一台1.2T的低配MINI One,这完全颠覆了我们对工业的认知。所以我深刻感觉C2B的可能性真的很大,可以做到没有任何中间商,一切零售手段都将不再存在。
从国内发展来看:
从国内商业贸易与环境来看,有三点:
第一,国内发展总体虽然晚,但是这是国情决定的,而且我们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已经开始了工业自动化的建设;
第二,我们可以学习的模版很多,所以我认为中国企业有很大的成功可能性;
第三,我们的市场足够大,我们又赶上了商业模式迭代的浪潮,全球电子商务化已经走过了瓶颈期,即将面对的是大爆发的时代;
所以,我们在背景上已经有了有力支撑。
从技术角度来看:
第一,由于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大量学者海归,我们已经找到了清晰的技术发展方向;
第二,计算能力在现在得到突飞猛进的提升,基于当前的计算能力,确实我们可以做一些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第三,从试错和迭代的角度来看,市场需要具备强大的需求足以支撑试错和迭代,那么国内巨大的物流市场确实可以支撑我们;
所以,我们有机会寻找到稳定的技术平台。
从我个人的观点:
我认为可以先学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毕竟有许多标杆可以参照,ABB、KIVA System、安川机器人都是好老师。而且,我们一定有机会弯道超车。这就看我们的机器人创业者们是天天专注于PR(品牌推广),还是专注于技术。反而我觉得市场不用担心。
第一,它足够大,一家想独吞,基本就是撑死自己;
第二,机器人硬件不像软件,买了以后觉得不合适就可以轻松迭代搞定,盲目上项目不论证技术,往往得不到好的效果;
第三,互联网思维在机器人上不一定是灵丹妙药。第一批的机器人目前都在实验室,最多也就是试运行阶段,有些企业盲目商用上线,基本1年期的质保期后就会出现故障大爆发,所以等那个时候我们介入才是好的时机。
【问题二】物流机器人的应用场景有哪些?
第一,是重物搬运机器人,例如搬运和辅助搬运的机器人,搬运如智能叉车,高层货架与堆垛机集成后的智能存储系统,还有集成后的流水线作业系统;
第二,就是运输机器人,包括谷歌的无人驾驶汽车,如果是无人驾驶卡车,那么其实在物流业应用来讲就是运输机器人的一种,最后是解决最后一公里配送的行走机器人,不难想象未来在小区和园区里这样的机器人会被大量使用;
第三个,就是物流业的仓储环节使用的新型机器人,KIVA是比较厉害的,也是颠覆式的存在。
【问题三】物流机器人是如何提升效率的?
如果讲到提升效率,就不能不说物流业的作业属性与作业场景。
我觉得一个基于人的仓储或者配送作业的流程、模式、现场等因素,都将影响机器人的效率。现在机器完全替代人,有些为时过早,人机之间的配合还是比较现实的。而一旦涉及到效率,首先我们要知道作业的物品在哪里,物品与人力仓的匹配是怎样的一个成本、一个效率,再把机器人与物品匹配,然后再通过计算与仿真来进行实现,然后才是进入到实际实施解决方案阶段。为什么说这些,因为我觉得没有论证就盲目上马的项目很难谈到效率问题。
再说一下纯机器人效率。机器人可以长时间作业,保持始终如一的“体力”,人是需要休息的。人工作8小时,机器人可以工作23个小时,因为机器人也需要充电,这就需要机器人有一个大的电池足以支撑其作业很久。还有就是机器人的力气确实比人大,一个货架的货品不是一个人可以解决的。但是一台机器人可以解决。还有就是机器人作业的宽度,就是说机器人可以在多种环境中作业,工人一旦换了环境,需要进行再培训,而机器人有自我学习能力。
【问题四】国内企业对物流机器人的接受度如何?
第一,现在我觉得企业对于物流机器人应该是一种好奇的心态,初步的接受度应该还算不错。但是,一旦企业发现了价值,那么接受度就会升高,这就需要机器人制造企业有能力和足够的技术储备来应对客户需求。例如施工能力、机器人产能。
第二,推广难度一定很大。让客户相信不难,可以通过朋友介绍,资本撮合。但是,接下来的环节是一个问题。
这又要提到物流的属性,链条状属性。作为一个专业的物流机器人公司,首先要比客户还懂物流,这样造出来的机器人才是懂物流的一个产品。如果客户的人员觉得我们的工程师还没自己专业,这就很难推广。而企业客户注重效果,有了效果自然有了粘性。
各产业物流特点一定要很清楚,例如:汽车物流注重的是物流的清晰管理、全程可回溯以及精准及时的库存传递;服装物流注重的是效率,像ZARA的11-20天的产品到店的供应需求;生鲜冷藏物流注重现场的管理,毕竟要保持货品的形态和新鲜度。而这些所有的需求,可能都要1台机器人来面对。如果可以搞定,那么肯定不难推广。
多说一点双11,估计有很多物流机器人公司都不太愿意接双11的订单,我经历过双11的库房和分拣中心作业,那种场景让人一辈子难以忘怀。我觉得机器人像人一样,面对这样海量订单时,也要有其柔性的一面。工人不够了,可以添加工人,那么机器人不够了,也要很轻松就可以添加机器人。
【问题五】怎么看待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送货机器人出现是不是太早?
从需求的角度来讲,没有什么早和晚,只有最合适。我们面对的是一个13亿人口国家的市场,市场很大,就看我们能不能接得住。技术上我们也在慢慢实现。对于前沿性的探讨,我觉得应该是在不影响自身业务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