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9-30日,由21世纪报系、21世纪经济报道主办的“第十一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于在北京举办,主题为“金融新引擎:结构性改革原力”。
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研究所互联网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伍旭川在论坛上表示,“2013年到2016年四年是一个阶段,2013年定位于互联网金融元年,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发展年,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年,2016年是互联网金融规范整治年。”
伍旭川认为,下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将是金融和科技的高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撮合。而未来金融科技的发展主要在四个领域:①大数据全面应用于个人、企业征信;②区块链在金融中的试点和应用;③科技保险的发展;④人工智能。
伍旭川介绍说,现在金融科技的监管大体有三类模式:①以美国为代表的混业监管模式;②以中国为代表的负面清单模式;③以英国、新加坡、澳洲为代表的沙盒模式。
伍旭川强调,金融科技是金融属性,首先还是要强调风险,所以发展金融科技的时候,要时刻考虑发展和稳定的问题,风险和监管的问题,高效与安全的问题,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
以下为演讲全文:
大家下午好!十几分钟的时间给大家总体上讲一讲金融科技的发展趋势和监管。
我觉得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第一阶段基本上有一个定论,2013年到2016年四年,2013年我们定位于互联网金融的元年,2014年是互联网金融 发展年,2015年是互联网金融监管年,2016年则是互联网金融规范整治年。
下一个阶段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可能是金融和科技的高度融合,而不是简单的撮合。什么是金融科技?现在还没有一个很权威、一致的定义。大体上就是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全面应用于支付、清算、网络融资、保险、理财、财富管理等方面。
金融科技最近几年发展特别快,花旗集团的数据显示从2010到2015年,总体上累计在这个领域的投资已经达到了497亿美金,2010年投资总额是18亿美金,到2015年底达到191亿美金,增长速度非常快,而中国在这个领域发展是最快的;另外毕马威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全世界所有风险投资投资到金融科技的金额是49亿美金,但是中国就占24亿美金,占了将近半壁江山。
未来金融科技将在以下几个领域会迅猛发展。第一,大数据全面应用于个人、企业征信。通过大数据的筛选、清洗,可以精准找到客户和企业发展和成长的规律,再加上评级,就可以为之提供特定的,量身订作的产品或服务。第二,区块链在金融中的应用。区块链可能是一项美好的技术,甚至有可能会成为未来重要的金融基础设施,不过现在尚处于研究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期待着我们解决,尤其在今年6月份DAO事件以后,大家也在反思到底DAO事件是技术风险、道德风险还是两者兼而有之,现在也没有做一个定性。第三,科技保险。未来可能用卫星、遥感技术对农业,林业、或草原进行精准的评估,定价,应用到保险领域。未来的人身险或者财产险也可以通过远程、大数据、历史规律实现比较精准的定损、定价,科技保险的发展潜力巨大。另外还有一个领域是人工智能,很多人也称智能投顾,是机器人和资产组合技术的融合。
金融科技的监管,世界上大体有三类模式。第一是以美国为代表的混业监管模式,美国实行混业经营,是功能监管和行为监管,金融科技的金融属性所以要纳入金融的监管范畴,这是毫无争议的,而且在监管的同时,为了适应经济金融形势的发展,法律上也做了相应的修改和完善,2012年的JOBS法案就是为了适应这样大的前提和环境下作出的,有利于股权众筹、创业投资类项目的发展。
第二以中国为代表的负面清单模式。当前中国实行分业监管,但由于金融科技的迅猛发展,法律和监管在某些方面跟不上,怎么办?于是就实行跟随型或者适应性的监管,主要表现为负面清单形式,即规定一些事情事不能做,大家可以看到8月24日公布的网贷细则列了13条负面清单,最近的专项清理整顿文件里也列举了12个负面清单。负面清单与正面清单比较起来,也反映了政府和监管部门对金融科技,或者互联网金融业态的包容。
第三种类型就是沙盒监管,代表性国家首先是英国,接下来是新加坡、澳洲。这些国家市场不大,技术发展也没有那么快,在这样一个大的形势下,政府为了促进金融科技发展很主动的冲在最前面,在市场当中起着引导的作用。
以英国为代表“沙盒监管”,即对某一类前景比较好的风险投资项目,允许在一些特定的范围,特定的领域对它进行试验,像自贸区一样,试验好了可以推广,试验不好进行关闭,这样也不会有更多的风险感染。英国不仅金融科技方面运用的是“沙盒监管”,其他创业投资也运用“沙盒监管”的模式。
无论我们把金融科技前景描绘的多么美好,它仍然是金融属性,首先还是要强调风险,所以发展金融科技的时候,发展和稳定的问题,风险和监管的问题,高效与安全的问题,以及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必须牢牢记在心上,只有这样金融科技才会走的更远,才会更好的支持实体经济,支持民生和就业。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