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05月19日,在由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主办的“首届金家岭财富管理论坛”在青岛崂山区举行。
论坛上,百度副总裁张旭阳就“互联网财富管理的正确打开模式”发表了主题演讲。
他认为,随着互联网场景时代向“大数据+AI”时代过渡,金融垂直领域的业务模式也将受到技术的深刻影响。他还提出,互联网金融可能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从P2P到PSP,基于区块链、大数据风控等技术,在资产证券化分散风险的架构上更加公允地给资产定价,并与专业资管机构的组合管理对接,形成一个既连通投融资、又实现风险收益的过手与专业管理,降低系统性风险。
【张旭阳现场演讲实录(有删减)】
在推动经济金融发展的同时,互联网技术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我们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PC时代。第二阶段是以智能手机为标志的移动互联网时代,人的存在(human being)变成了数字化的存在(digital being),每个人的轨迹都变成了数字代码,无时无刻不在互联网上加以刻画。第三阶段是从去年开始的人工智能时代。如果说蒸汽机、电力把人从繁重的体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那现阶段人工智能是把人从简单重复脑力劳动当中解放出来,下一步很多重复性脑力劳动也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
01、“大数据+AI”推动金融业务模式变革
人工智能互联网时代和移动互联网时代有很大不同。移动互联网时代是水平的,互联网颠覆了传统行业,强调场景和用户体验,通用平台赢者通吃。从传统金融机构到互联网,我发现两者最大的不同就在于,互联网行业中排名前两家的参与方往往占有70%-80%的市场份额,不论是搜索引擎、O2O平台,还是游戏或音乐都如此;而在传统的金融行业,最大参与方的市场份额也不到10%以上。
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时代是垂直的,AI赋能各个行业,垂直类领跑者都有自己的发展空间。在这个时代,数据与资本一样会成为商业模式的驱动力,这方面有很多案例,一些公司的并购业务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获取数据。例如智能驾驶汽车行业,就演化出两种不同的发展思路:一种是利用地图、模型、算法模拟人在不同场景下对交通事件的反应;另一种模式就是特斯拉模式——制造、出售汽车,从车辆的行驶轨迹中收集每个人在不同场景下的反应,并将其做成数据库。总之下一步,数据会成为和资本一样的重要驱动力。
在人工智能时代,人和外界的交互方式也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在PC互联网阶段,人通过键盘和外界进行交互。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通过点击触摸屏,和外界进行交互。在AI时代,人和外界的交互回到最自然的状态——通过人机对话、通过自然语言理解,实现人和物之间的交往,即互联网或者是科技自身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也为金融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场景时代向“大数据+AI”时代过渡,金融垂直领域的业务模式也将受到技术的深刻影响。在互联网金融的场景(平台)下,数据和算法还是有限的。随着互联网金融进入2.0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引入,数据来源将从低维发展到高维,云计算、云存储等技术手段会不断更新,算法模型从最初的线性回归到神经网络,再发展到深度学习、机器增强学习。阿尔法狗为什么能战胜人类?这是因为有两万台服务器在原始数据的基础上每天进行自我对弈学习。因此,科技发展会推动整个金融系统发生很大变化。
02、技术变革推动的新金融仍要坚守业务本质
不论金融怎么变化,金融的逻辑和本质还是不能变化,新金融形态下仍要强调监管的与时俱进。我认为资产管理行业的首要问题是信托责任。当下的金融体系可分为两类,一类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一类以金融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不管是哪类金融体系,金融机构的核心作用是解决风险资产的形成、定价与处置问题。
在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中,金融风险以管理为主加以控制,通过银行的流程、拨备、资产充足率、资本抵偿等等来管理风险,此时储户只承担来自银行的风险,不承担基础信贷资产的风险。但是在以市场为主导的直接融资体系中,风险以分散为主,即通过三层专业机构——投资银行、资产管理、财富管理(及私人银行)层层过滤,依托专业化的结构设计与组合管理,分散基础融资项目的风险,使不同风险偏好的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能够承受,从而使原本集中在银行系统的信用风险得以转移出来,真正促进直接融资的发展,提高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拟合度,也使投资者真正获得风险收益。投资银行将非标资产变成可交易、可估值的标准化资产,专业资管机构把单一的基础资产风险变为组合风险,专业财富管理机构(可能是理财顾问或私人银行)把组合风险变成一个跟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和社会周期相匹配的资产配置风险,这是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体系的基本风险管理原则。
当前有一些资管产品存在刚性兑付,实际变相放大了金融体系的杠杆水平。在进行刚性兑付时,资管产品和投资者之间不是信托关系,而是借贷关系。我们希望能够真正推动中国的金融体系发生深刻变化,使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回归本原。
要使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回归本原,就要把握风险过手三要素,即风险可隔离、风险可计量和投资者可承受,以此保证收益和风险。
第一,风险可隔离,即通过法律关系确定某类风险资产是由相应的投资者承受。其基础是通过引入信托法律制度、托管等机制,在法律上、核算上保证投资风险、收益的归属明确、边界清晰。
第二,风险可计量,即资产价格真正反映出投资的实际风险状况。当前有些资管产品的问题是由于采用预期收益率的形式,不能反映组合的真正风险。
第三,投资者可承受。我们希望通过专业投资机构的介入,进行组合投资、动态投资,使单一资产的风险对组合的影响可控,从而使得投资者才能承受风险。
只有达到风险可隔离、可计量、可承受,才能保证风险收益不会过少,才能使财富管理和资产管理回归本原。无论是金融科技、科技金融,还是所谓的互联网金融,都应该遵循这样的业务逻辑。
03、互联网金融可能的正确打开方式
我认为互联网资产管理行业应该有一个更为正确的发展方式,我们应强调普惠,使财富管理、资产管理服务大众,这需要专业能力的匹配。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财富积累很快,但是贫富分化也加大了。高净值客户有很多投资种类可以选择,但大部分投资者的选择仍旧较少,这需要我们用新的视角看待互联网金融或者是互联网财富管理的运作方式。
在此我提出一个关于互联网金融的设想,基于区块链、大数据风控等技术,在资产证券化分散风险的架构上,更加公允地给资产定价,并与专业资管机构的组合管理对接,形成一个既连通投融资、又实现风险收益的过手与专业管理,降低系统性风险。
简单地讲,我们一方面在一定特定场景方给居民个人借款,通过资产证券化的方式分散风险,给资产以更好的定价,并把证券化资产作为主流资产加入投资组合;另一方面基于智能投顾技术,为投资者特别是大众投资者进行更好的风险识别,在风险识别能力的基础上进行信托管理,通过财富管理平台把个人借款最终变成投资组合中另类的资产类别,并向最终的投资者推介销售。
具体来说,我们通过构建ABS平台(资产端证券化)和资金端财富管理平台,将P2P变成PSP。PSP的S既是指Specialists(专家能力),也是指SPV(风险隔离)。这样,通过证券化平台结合区块链技术,使风险分散和隔离,既能保证普惠金融目标的实现,也可以提供更好、更透明的资产证券化服务。
在财富管理平台上,我希望凭借智能投研、智能投资、智能投顾三大核心技术,连接资管机构、自由理财师和个人客户,为其提供专业化的投资管理工具,打造公开、透明的财富管理生态平台。随着金融科技的进步,我们会有更多手段和技术,来做好以往由于技术限制而相对僵化、固化的工作。比如,以前我们以资产数量100万为标准来划定高净值客户,而不考虑风险承受能力等其他要素。但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我们可以运用大数据更好地定位、适配和连接投资者,在此基础上更好地为大众服务。
综上所述,从P2P到PSP,是我们在探索互联网财富管理业务的正确打开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