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鼎创投汤涛:未来智慧物流最大的机会在技术层

2017年9月14日,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指导、亿欧主办、运满满协办的“一带一路·2017中国智慧物流领袖峰会”在北京富力万丽酒店顺利举行。亿欧此次产业峰会将围绕智慧物流、传统产业转型、互联网物流的创新、资本投资热点、行业发展趋势等话题,与诸多行业领袖一同探讨,促进物流行业进步。

本次峰会邀请了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会长何黎明、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物流规划发展部负责人傅兵、苏宁物流副总裁张海峰、菜鸟网络资深算法专家/博士朱礼君、运满满副总裁徐强、IBM物流行业合伙人骆志群、国家邮政局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国家工程实验室副主任方玺、钟鼎创投合伙人汤涛、货车帮副总裁陈永胜、云商智慧物流总裁程丹、华平投资中国执行董事张磊、福佑卡车联合创始人叶逸飞、上海大学需求链研究院博士高峻俊、优联资本董事长王孝华、强生中国物流/客服/大客户供应链项目负责人谢阡、极智嘉创始人兼CEO郑勇、中粮我买网副总裁/高级经济师白光利和国商物流董事长荀卫共18位行业领袖与业内人士分享。

会上,钟鼎创投合伙人汤涛,发表了“智慧物流的创新之路”的主题演讲,其核心观点如下:

1、在未来几年中,最大的机会是在于技术层;

2、物流资本的分布,整个的整体资源配置,实际上这些都会是对整个成本产生大的影响;

3、在整个物流中间,基础数据还不是特别的完整,还有很多地方是相对落后的。

钟鼎创投,汤涛,智慧物流,钟鼎创投,汤涛,人工智能,大数据

【汤涛现场演讲实录】

各位来宾,下午好。非常荣幸有机会又一次站在亿欧活动的讲台上,跟大家谈一谈钟鼎创投在物流行业的心得和体会。亿欧是老朋友了,一路这么多年走过来,眼见做得越来越大,把活动做得越来越热烈,我们也是希望能在这样的一个环境中,伴随着亿欧的成长,大家一起能够获得更多的行业观点和分享更多行业趋势。所以今天也是希望有些钟鼎的想法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借鉴。

首先介绍一下钟鼎创投,钟鼎只干一件事,就是投物流和供应链,在我们资本中间超过90%以上的钱是在这个领域里了。过去在八年时间里面我们大概投了60多个项目,其中有30多个是物流项目,30多个是供应链项目。所以应该来说是一个行业里面相对来说比较专注的基金,大概我们现在每年还大概有十几到二十亿的资金投出去。

今天亿欧给我的题目是《智慧物流的创新之路》,其实这个题目老实说是从2016年开始慢慢热起来的,因为最早在2008年,2009年,当我们入行开始做投资的时候,那时候我们决定投物流,其实物流那时候跟智慧这个词基本没什么关系,那时候基本的物流公司有一套ERP就算高科技的物流公司了,整体那时候物流公司还靠标准化的流程来实现整个效率的提升。那么整体上来讲,那时候所谓的基于数字化、大数据、物联网还有信息化的方式进行管理,几乎都不可能。

后来其实要感谢一个人,就是马云,实际上在中国整体上电商拉动了物流的信息化发展,你会发现原来其实物流都是手写、现金结算,但是当电商开始出现的时候,订单是电子的,结算是线上的,实际上这一定程度上拉着物流公司往前跑,因为你不能接触到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那你就做不到生意,从2012年到今天为止大概五六年间,物流行业几乎成了我们看到很多流通行业中,信息化程度最高的行业。菜鸟出来之后,有大量的电子订单出现了很多行业标准,所有物流公司的数据流通达成。

那么今天看几乎所有的物流公司如果没有信息化系统,几乎是做不到生意的。

第二个东西应该是在2016年开始,又出现了另外一个趋势,实际上这个浪潮可能会再近一步,就是所谓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大家知道在今年开始,整个的三大运营商,电信、移动和联通已经开始统一标准在物流网的标准会出来,而且华为在内的主要芯片的生产厂商,都花大力气在这个投入上,未来我们可以看到低功耗、低成本的物联网技术会很快的普及,未来的几年里。

这就为原来从信息的联通到线下就会实现每个物体,提供了很多技术支持,智慧物流这个词就变得更有意思。

怎么去看智慧物流整个的分层?在未来几年中,最大的机会是在于技术层,因为很多过去我们认为不太可能的连通方式,不太可能的成本承担能力,在未来几年可能都会出现大的变化。那么从过去我们看到的传感器到通讯技术,原来很多中间环节从人的操作变成越来越多依靠设备。

大概十年前没想到每个包裹都有扫码,都有二维码,今天我们发现二维码和条码,所有环节中记录的工具,包括在库内操作几乎全部电子化,整个物流行业从包裹最早从出厂那一天开始到整个流通环节中,现在信息化程度几乎都打通了,操作的数据细节会越来越细,整个通过大数据智能,如何把底层的数据变得更加高效,所有的这些都是一个非常大的商机。

那么在有了非常完备的大数据的基础上,整个基于对商品的供应链层,对于库存的管理,基于整体仓库在全国的部署。这两年我们看到很热门的新零售出来,生鲜商品的销售未来会在中国整个消费占比中有比较大的变化。

那么变化之下就给物流带来的机会是什么?这个短保质期相对来说操作复杂的商品,如何用更低的成本让消费者能够拿到,库存离消费者越来越近,整体上来讲如何在整个的供应链环节中间,商流、物流和信息流结合在一起,让成本达到最低效,现在在整个的供应链层会有很多新的形态出来。

今天中午我们在跟人聊天,就谈到了一点,未来城市里的前置仓就会变成很好的基础设施,基于前置仓整体的体系就会发生变化,成分体系发生变化之后在这个基础之上,快销品分销体系也会出现变化,在供应链这层就会出现很多新的东西。

再上一层是客户层,有了好的基础设施,有了好的和数据化的供应链体系,那么实际上就给很多客户如何高效的建立他的物流体系,提供了可能需要大数据或者一种这种相关集成计算的能力。这也会产生一些其他新的机会。所以说整体来看我们觉得物流未来可能是一个从技术层开始,作为先导的,然后逐渐影响供应链层和客户层的这么一个变革大的趋势。

那么本质是什么呢?是数据驱动、效能提升,其实说来倒去谈到物流一定是效率的提升,因为所有消费者还是商家,不会因为品牌付太多的钱,今天我们看顺丰、德邦,这些所谓提供优质的服务品牌,他们相对其他的竞争对手差价不会特别大,不会像2C有那么大的差距,所以在物流行业本质上拼的是效率,未来效率提升的核心是数据。

那么在中国行业中三大类的东西我们觉得未来是具有可能大幅度提升的可能性的:

第一个是人,这个行业实际上是人类密集型,人工成本在上升,所以未来任何能够减少操作中人的环节的所有这种方式,都可能会有比较大的改变;

第二个是资产,资产就包括了仓储、车、设备,这个我们看车的使用效率,车的装载率,还有公路数,相对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包括仓库如何有效的提高仓库的使用效率,这就会出现所有跟互联网配货相关的,跟运输相关的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另外就是在后面操作中间物流自动化机器人,这种都会出来;

第三个就是决策,实际上基本都是从整个的链路的管理,物流资本的分布,整个的整体资源配置,实际上这些都会是对整个成本产生大的影响。

那么人、资产和决策,我们认为会产生重大效率的因素。下面是几个环节中间都可能会出现创新的机会,从最底层的数据采集、流程预测、统计分析、发现预测,这个可能是未来核心会出现大的突破。

那么什么样的方式可能会产生新的创新?那么其实2B和2C的创新不太一样的是,其实2B的创新是有明显场景的,两类东西会在市场里跑起来。第一类是什么呢?当你做了一个创新性的产品和方案,再多的人都干不了。我举个传统影响的例子来说,比如我再做城配,我一天有几百辆、上千辆车在跑,再有经验的调度人员也无法达到最优路径,但是你用一套算法让这个调度相对于人的调度,节省20%到30%的成本,你这个非常有意义,一定会受到大家欢迎的,通过这种方式提高人、资产和管理的效率。

第二类是什么呢?就是能够明显的可量化的减少成本的方案,比如我现在在仓库里面有一个岗位,大概需要十个人,但我能通过自动化机器人能减少一半的人力,而整个我的投资在十二到十八个月能够回收,这个一定会受到大家的欢迎。一个是人干不了的,一个是人越来越少,这两个方向都会得到整个市场的欢迎。

第二个其实有两个大的建议,第一个是说很多我们现在看到很多创业企业喜欢做的事叫做系统性的方案,但是实际上这个方案非常难推的,我们的建议是说明确量化局部场景优化开始。你把一个地方局部优化能够做出来,让所有的客户能够有一个替代角色,另外这个替换是有明确的量化的结果,这个会迅速维持。

比如我看到在过去一段时间里,机器人非常热,但是如果你让一个机器人替代一个仓库整体的作业流程,或者替代整体生产的流程,对于所有的客户来讲都是重大的投资,但是机器人替代其中的一个操作,比如说上货这一个操作,能够替代掉的时候。那么对于所有的客户来讲,他所有其他的都不变,我只是把这一部分减少我又能够省钱,他的决策会非常轻,你的生意做起来比较简单,这种短链决策。当明确解决一个问题,可能系统性的替代方案才会逐渐出来,这是第一个大的方向。

我们在看很多人喜欢选择做平台,但在中国物联网智能家居做了很多年,没有一个公司做出来平台,比如说物联网中间车辆是很大的方向,但车联网核心是什么?我怎么样在卡车上装数据采集的模块,如果数据采集的模块上来做的就是自动驾驶,这个太难了,你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做推广,但是上来做一个位置信息的上传,这是几乎所有的货车司机和老板都需要的数据,位置上传最基础的应用就定位为头部应用,这样推广起来你的覆盖面足够宽,当你做到的时候就有机会在基础之上做成一个基于所有卡车车辆,所有的车辆、所有数据上传中间的枢纽功能,通过这种最基础的投资应用,再切到应用。

很多创业者要创业的时候,我给他的建议不要做太大的,从明确的有场景的小的应用,但同时你的客户和适用范围又特别广这种单点去做。而且上来的时候一定是要客户愿意买单的,这样的创新我们觉得才可能有机会,如果太多的上来就想做改变世界的事情,或者上来做免费的事情,这种特别烧钱,物流行业是2B行业,第一个时间很长,第二个实际上也没有太多投资人敢去支持这样的应用。

所以2015年和2016年淘汰了一堆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应用在2B中间,这个大的趋势就变成了几乎所有人有基础的算法基础上,会找到一个落地的场景。然后把这个场景和他的基础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相对来说可能销售的方案,再拿这个方案作为切入点不断地调整,让他整个的技术不断成熟。

这样的话会让整个公司从刚开始就有明确的目标客户,因为有了客户才有机会去在实际的场景里面训练整个的技术平台,让技术变成熟,才可能做更多的事情,如果从头开始做特别大的,特别基础的事情,没有实际的客户去帮你进行实际的训练,很难拿出大规模商业化实用的商品。所以说做局部明确问题的这种商业模式,我们觉得可能机会更大。

第二个是说团队,其实原来我们看做整个创新的时候,实际上大家基本上很多中国都没有这样的基因,靠低成本抄袭国外的公司。今天我们看到市场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基本上开始的时候就会全部配齐,有做硬件的,有做软件的,有做算法的,整体在一起做设计。

今天在做智慧物流跟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相关的整体创业过程中,你们所看到的竞争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我记得当时我们最早投物联网应用的时候,我们看到中国做的这波人都是集中在深圳,因为他们有完整的生产产业链、供应链系统,所以在深圳出来整个的硬件设备是全中国最便宜的,他们在硬件产品消费上能够起量,能最先跑出来。

这些年我们看到虽然深圳还是在物联网行业创业的基地,但是全国各地很多其他的地方都已经有不同的创业公司出来了,也就是说现在单靠硬件成本的降低已经不足以在现代的行业中去真正的在市场里拿到先机,而真正是一个综合、全面的创业团队才有机会。

然后还有几个大的挑战,我跟大家简单说一说,时间快到了。

第一个就是说其实现在在整个物流中间,基础数据还不是特别的完整,还有很多地方是相对落后的,我们还看到小黑板、小白板,各种各样的纸条、纸片还会用;

第二个就是说很多核心的目前自动化的组建,我们依然没有办法拿国内资源做,大家很多做的工作还是集成性的工作,这里的技术壁垒还不是特别的高;

第三就是现在的算法还没有到商业化的程度,我们结合大的项目,目前都仅仅是在非常小规模的阶段,远远不能说适应整个应用的场景。最后一个是说实际上很多公司是因为他牵扯到硬件的投入,所以这些公司最终大部分的现金都变成了资产,他要把这些东西直接租给或者送给客户,有时候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订单,对现金流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所以这是我们看到整体上今天在智慧物流上大的趋势,我觉得这个行业其实刚刚开始,我在今年的1月份去CDS看整个的全美电子展的时候我有深刻的感受,在中国现在和全世界先进的一些国家在大数据和物联网和所谓的自动化领域中间,基本上站在同一个起跑线上了,在中国物流整体创新的能力比美国高,我们看到中国已经跑了几年的基于互联网的业务也好,还都刚刚开始。

实际上中国在物联网上对传统行业的改造这方面是走在全世界最前面的,所以不单是现在大家看到的在中国,在全世界中国的智慧物流的创新都可能会有自己的机会和市场,所以在座的各位也可以想象,这里我们谈到的不光是针对中国市场,而是中国所有的创新将来在智慧物流市场都有更多的机会,谢谢大家!

相关领域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