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8日,“2018北京人工智能产业高峰论坛”召开,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正式宣布成立,创新工场董事长李开复首任院长。李开复发表演讲并接受采访,分享了他对人工智能的理解和对研究院的展望。
【李开复现场演讲实录】
人工智能的四波浪潮
今天看人工智能,很多人还是把它当做科幻中的强人工智能,即达到人脑的能力,但专家们清楚,未来十几年最大的机会一定是所谓的弱人工智能的,也即完全不需要达到人脑的所有功能,完全达到人脑所有的功能是非常困难。
但今天的人工智能,简单而言是在某一个特定的领域,用大量的数据来做出比人更精确的判断,来创造价值、创造效率,然后能够解放人类不再需要做重复性的工作,让人类做更有创意和更有爱的工作。
今天的人工智能纯粹是一个工具,而且仅仅是弱人工智能的工具。一个非常保守的报告称,在2030年,中国会带来7万亿美金的国家价值。在全球有20多万亿的价值,仅仅这个价值就值得我们朝这个方向去努力。
很多人把人工智能和移动互联网相比、和区块链相比,但从我们的角度来说,人工智能和其他的技术绝对不是在一个层面,因为它会渗透全世界每一个产业,包括传统产业、新兴产业,提升和取代人类部分工作、提升产业升级等。
弱人工智能还可以分为不同的四种,分为四波浪潮。
最早是互联网浪潮,互联网有最大的数据,像BAT有数据能做更好的产品,用户满意之后赚了钱买更多的机器,找更多的AI人才,收集更多的数据,这样就迭代下来了。我们认为互联网AI只是第一波浪潮。
第二波浪潮就是把AI用在能想象的每一个领域,最多的是金融业、银行、保险,最伟大的是医疗业,还有生物科学方面,包括教育、政务方面等。我相信人工智能都能产生特别巨大的价值。在第二波浪潮里,是把已有的数据拿来做训练,让人工智能模型提升传统的产业,过去讲互联网+,未来更多的就是讲AI+,因为不是每个企业都可以互联网+,或者1+1未必等于3,但是用AI+每一个传统行业,1+1一定是三四或者更大的数字。
第三波浪潮,是例如商汤、旷视等在做的领域,捕捉过去从来没有的数据,从里面探索发现开发创造从来没有的应用。比如人脸识别让工作更有效率;更多的摄像头的比如机场和火车站,可以确保安全;零售领域,对线下的用户有线上一样的个性化的认知等功能,把更多的传感器、摄像头、智能音响这样的产品布及全世界,让它们创造前所未有的应用。所以第一、二波浪潮是有已有的数据激活,第三波是创造新的数据。
第四波自动化的AI。这个时候AI不只是能看能听,能分析大数据,也能动。在工业4.0时代,商业的应用,无人驾驶等领域会有更多的领域。如果说前三波浪潮能够把很多白领重复性的工作取代掉,第四、第五波浪潮对于很多蓝领性的工作也有很多替代。
国际竞争与中国优势
国际上,英国、美国、加拿大的人工智能发展都值得中国学习。相对于中国,加拿大将人工智能放在第一位,投入10亿美金进行建设,但加拿大国土面积小,数据太少。英国、美国也出台了很多政策,他们的大学和研究机构领跑世界,但由于隐私政策、对AI的限制性立法等原因,他们发展AI也有一定劣势。
硅谷模式一直被认为是成功的典范。但硅谷的创业是绅士型的,他们倾向于关注某一垂直领域,越“轻”越好。中国则更注重用户价值,而中国的用户支付力也令国外羡慕。对于中国来说,创新很重要,但这不是唯一的,中国的模式是烧钱,用资本快速建立起壁垒,如滴滴和美团。中国产品的迭代速度很快,他们可以在不断试错中改进,微信也是通过不断更新逐渐完善。中国的模式很“重”。因此,我们不能把硅谷当做单一的模式,单纯信仰崇拜硅谷的时代已经过去了。
中国的模式会有更多的机会,而中国在专家、数据、政策三方面占有优势。
一是专家,中国人的论文越来越多的在顶级期刊里面出现,2015年与十年前相比,中国人的论文已经从20%上升到40%多,这表示年轻的老师、学生、研究员以及各个大公司的研究员都在全球开始露出他们的光芒。
二是数据,人工智能的能源就是数据,谁的数据最多谁就有优势,专家重要,数据同样重要,或者更重要。中国的数据比任何国家都多,单看电子的成长率、外卖数字、共享单车的数字或者是移动支付都是美国的几十倍。如果中国有特别巨大的计算中心,加上很好的科学家,我们研究出来的技术应该是领跑全球。
三是政策,百度也发布了AI白皮书,希望2030年中国成为全世界人工智能的创意大国。我们在十九大报告中看到了对人工智能特别大的认可,不但谈到了人工智能,而且谈到了人工智能加上实体经济,这是中国特别大的动力。
中国AI的不足与展望
从美国顶级研究机构做的报告来看,中国还有很多需要做的更好的地方。
从投资额度来说,美国投入的比中国更多。
AI公司也有差距,但是只要投资补上了,公司也可以补上了。但专利的数据远远落后于美国,虽然我们的论文数字追上了,但专利是非常重要的,这个不能落后于美国。
而在专利的背后还隐含着顶级的研究,刚才谈的是所有的AI论文,如果真的是看顶级期刊论文,或看图灵奖,这些特别顶级的科研专家排名还是美国,欧洲、加拿大,然后才轮到中国,我们一定要从第四、五位力争上游,在顶级的科研人员和专利数量上都要努力。
第四个是AI工程师的数量和AI科学家的数量,数量不足,尤其是工程师不足,科学家的论文蛮多,但是真正需要的AI工程师还是不够,所以教育方面的补强也是特别重要。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成立北京前沿国际人工智能研究院,一是希望把北京打造成为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人才中心,特别重要的是产学研结合,人工智能不只是写论文的游戏,产学研的合作不能“学”交给“研”,“研”交给“产”,应该是三者捆绑在一起。
二是想做的事情是一个国际交流,不是一个只把北京,甚至只把国内的专家会聚在一起,我们希望做到国际化。
第三是商汤和深圳的大数据研究院一起做的智慧城市的工作。智慧城市做的是希望了解未来的智慧城市的需求,从交通到政务,到大连的GPU和数据中心等方面,请各方面的顶级学者来参与智能社区、智能交通、智能政务、智能医疗,这些都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
第四是专利的问题,鼓励更多的AI学者申请专利,包括专利联盟,包括怎么帮助大家理解专利的重要性,让专利的交易产生价值,有一天中国的专利也可以跟美国并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