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资本曹军波:2030年电动汽车达1.6亿辆,看好“AI+出行中国制造”

2018年6月13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亿欧公司联合主办,拼多多协办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举办。

本次峰会以“AI落地,产业升级”为主题,现场聚集超过5000位AI行业内外人士,共同探讨AI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当下如何商业落地,未来将会怎样发展等问题。峰会采取“1+8”的组织架构,除了6月13日的“全球AI领袖峰会”外,14-15日将举办包括AI消费产品峰会、智能+新出行峰会、智能+大健康峰会、智能+新金融峰会、AI国际化峰会、智能+教育峰会、智能+新服务峰会、智能+零售峰会在内的8场垂直峰会。

在“智能+新出行”峰会上,百度资本研究董事总经理曹军波发表了“AI+出行的中国制造时代”的主题演讲。

曹军波,自动驾驶,曹军波,分时租赁

曹军波现场演讲实录

谢谢主办方邀请,我是来自百度资本的曹军波,百度资本在2016年年底成立,规模200亿人民币,主要投中后期项目的PE基金,平均单笔投资5000万美元及以上。汽车是一个非常广阔的领域,在这里跟大家分享一些个人的看法。

我觉得我这一代人还是蛮幸运的,我70后,这批人一直在经历变革。一出生就改革开放,今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这是一次伟大的变革。上大学时正赶上了PC互联网变革,一参加工作不久就赶上了移动互联网变革,现在十年移动互联网尘埃落定。而现在已进入新一轮的AI变革时代。

所以当00后都说自己“佛系”的时候,发现变革而生的60后70后更积极,且主动地在推动变革,像咱们分时租赁的创始人基本都是60后70后。PC、移动都出现了结构化的机会,抓住机会的一批成功企业短期内都实现了百亿美元估值。

在AI时代怎么看这一轮结构化的机会呢?我觉得首先要看三个条件:

1、要顺应此轮大趋势,能充分利用AI、IOT、大数据,并且进行有效场景落地

2、选择的市场规模要足够大,有广阔成长空间

3、存在创新机会,不能一上来巨头就把你“干”掉了

这三点都符合的领域机会就大很多,所以在汽车生态领域中很多细分领域就比较符合这些特点。

汽车电动化、自动驾驶、网联化趋势明显

在顺应趋势方面,汽车新趋势有三点:自动驾驶、电动化、网联化。这三点与AI、IOT、大数据都非常相关,演进路径也比较清晰,未来5年10年电动化、自动驾驶、网联能达到什么程度,趋势数据方面都有比较详细的推算。

产销数据

比如,电动车方面,中国2017年销售超过70万辆,中国双积分政策推动下,预计2020年中国电动车销量应该超过200万辆应该是没问题的,保有量500万辆,超过全球一半。

level4和level5自动驾驶汽车规模方面,中美欧预测到2025年保有量共计超过700万辆。到2030年之保有量扩大10倍,超8000万辆,而电动汽车则将达1.6亿。

汽车生态领域存在众多结构性机会

在这样的大方向驱使下,汽车生态里相关的创新机会在2014年之后看到了很多领域里的创新机会,包括了硬件传感器方面,有做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摄像头、芯片;云服务方面,有高精地图、定位、安全仿真、数据建模等机会;自动驾驶方案方面,有做Leve2、level4的;主机厂OEM这块,一批初创公司在抓电动车的机会,还有电池的机会;另外细分场景落地方面,有道路用车、非道路用车的限定场景细分机会;以及今天大会主题相关的出行服务领域,包括网约车、分时租赁服务等细分机会。

电动车领域中国企业抓住了机会,规模全球领先。而电动车的发展,为自动驾驶落地提供良好的条件。因为电动车的架构有利于自动驾驶技术的落地。特别是在电力消耗需求,线控融合,空间需求方面,电动汽车为自动驾驶方案落地提供很好的基础。

分时租赁领域,自动驾驶落地可有效改善困扰分时租赁的核心痛点问题。我们知道,制约分时租赁最核心是三点:

1、重运营能力;人车、位、桩的调配运营能力

2、重资金;大多运营商是自己购买车

3、重牌照;中国限牌越来越多,所以牌照资源很紧缺

无人驾驶落地前,大家会发现用户体验和运营效率成反比,C端用户体验越好,则运营成本越高。用户都想要的肯定是XtoX(随借随还),这就令运营企业端的成本会变的非常高,盈利很难。

自动驾驶技术可很好的解决这些痛点,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的结构化市场空间非常大。

我们已经看到到2025年时level4的汽车保有量已经能达到700万辆,自动驾驶汽车首先是2B需求为主,逐步到2C阶段,到2030年整个出行市场就会最终分成四大类,按行驶里程占比算,其中44%的出行里程数是自主驾驶的私有汽车,即当前主流出行模式那个时候已经下降到一半以下。而第二位占比达到37%的,就是自动驾驶共享汽车,这绝对是个新创造出来的结构化市场空间。另外还有两种模式,自动驾驶私有汽、自主驾驶的共享汽车,两种模式的占比分别在10%左右。

所以如果看到这一点,基于自动驾驶的共享出行是巨大的机会,自动驾驶落地后无论是网约车还是分时租赁站在C端的角度来讲是一样的,网约车和分时租赁都进化融合为自动机器人出租车。面对这样大的机会,很多公司都在主动或者被动提前布局,否则等到条件成熟的时候,要不就已经有巨头出现,或者自己被颠覆。

当我们经历了PC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现在进入到了AI智能出行时代后,可以预测产业结构最终也会有芯片、OS、OEM、运营商、应用等角色。那么未来那些是巨头的机会?那些创新者的机会?

底层芯片和OS层面一般通常是巨头的机会

PC的时候是底层是Wintel,移动的时候底层是高通芯片加安卓/IOS。那么智能出行时代的底层是谁的机会?芯片方面现在英特尔上百亿美元收了Mobileye,英伟达也抓住时机全面布局。当然也有一批创业公司希望在这个变革领域里抓住时代的机会,并为此而努力。

OS方面巨头都已经发力,WAYMO已经由全栈自主模式,发展到现在的OS加运营出行服务结合模式,最近WAYMO买了8万辆车,捷豹路虎2万辆,菲亚特克莱斯勒6万辆,显著扩大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的落地运营规模。传统OEM整车厂在OS方面的基因还是欠缺,而初创企业很上来做生态。

OEM会面临时代的变革和挑战

在电动车方面,传统OEM一时陷入创新者窘境典型场景,因此中国已经有一批OEM初创企业抓住时机进入。在出行服务方面OEM面临更大的变革和自身利益的取舍,经过几年的纠结,主流的OEM主机厂此方面战略基本已比较清晰。一些OEM要努力转型出行服务商,一些要同时做OEM制造和出行服务,还有一些只做OEM。所以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方面,一部分投资并购自己做,一部分外部谋求一起合作,一部分则会成为2B出行服务企业的整车制造提供商,即汽车领域的代工厂“富士康”。

出行服务运营商,格局复杂,谁的机会?

在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Uber、滴滴、Lyft必须进入的领域。Uber开始希望自己全做,但自动驾驶事故后,研发进程已经中断,目前跟Waymo已经尝试恢复关系,不排最终除用Waymo的方案,造车方面则跟沃尔沃合作。滴滴和大众最近建立合资公司,一个造车资源,一个出运营资源。Lyft是跟各方都合作,自己就是出行服务运营商。OEM中通用实力强,收购Cruise,推出CruiseAnywhere,一心自己做,预计2019年商业化。那么中国的Cruise是谁?

当终端已定、OS已定,运营商成熟,各种生态应用最终都会蓬勃发展起来

移动互联网时代,3G商用,千元智能机普及,应用出现大爆发。所以智能驾驶出行市场的应用方面,也是一个结构化的市场空间,当终端既定、VOS既定,那么围绕它的各种生态都会蓬勃起来,早期投资机构已经开始在这些方面进行布局了。这个时候的应用和移动互联网时的应用是有很大差异的,设想在自动驾驶共享出行的时代如果车里有很多人,大量空闲时间的活动,大家都需要隐私,有些应用很注重隐私,我说话只能我自己听见别人听不见,或者我想看的东西只能我自己看见别人看不见,这都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大家想象不到的场景,在自动驾驶共享出行场景这些应用针对特定化体验、特定化场景会逐渐跑出来。

最后,中国在智能驾驶发展方面有多领先的差异化优势,除了电动车的政策支持,在V2X方面,智能路网方面,中国政府在基础化设施投资改造方面的实力全球领先,要不也不会有“一带一路”。而V2X对自动驾驶出行最终落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们有幸会一起见证“AI+出行中国制造”的伟大变革时代!

相关领域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