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神科技周军:AI商业化成功的关键是保持合作心态

2018年6月14日,由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政府指导,上海市长宁区青年联合会、亿欧公司联合主办的“2018全球智能+新商业峰会”行业峰会“智能+新服务峰会”在上海长宁世贸展馆举行。

本次峰会以“AI落地,产业升级”为主题,现场聚集超过5000位AI行业内外人士,共同探讨AI目前面临哪些挑战,当下如何商业落地,未来将会怎样发展等问题。“智能+新服务峰会”聚焦B端服务商,探讨2018年不容错过的前沿技术与热点话题,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在人工智能时代下重新定义“新服务”,寻找大变革时代中to B服务商的坐标与方向。

眼神科技,眼神科技,周军,人工智能,商业化

【周军现场演讲实录(有删减)】

讲一讲AI商业化应用之路。我做人工智能大概20年,见过了整个人工智能行业的起起伏伏,也迎来送往了很多同行,好在眼神终究有神,依然在路上,继续前行。

今天跟大家分享三个主题:第一个AI+是什么,怎么理解;第二个AI+应该分几个步骤;第三个,眼神科技是谁。

第一个问题,AI+是什么?从去年底开始,特别是现在,我们越来越多的听到关于“AI+什么”或者“什么+AI”的话题,其中安防、金融、医疗、汽车、芯片等等领域成了高频词,那么,AI+医疗就等于智慧医疗吗?+芯片就等于智慧芯片吗?+汽车等于智慧汽车吗?“AI+什么”之后,只是这么简单的答案吗?大家都在说“AI+什么”,“AI+”到底等于什么呢?从去年年底到现在,AI呈现出一种发展趋势和方向,大家认为人工智能的技术可以为产业赋能,带来新的发展,大家关心这个问题的时候,就是这个行业发展的时期。

那么,从整个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阶段总体看,AI发展有三个大阶段。第一个是属于科研阶段,第二个是概念阶段,第三个阶段就是AI到底是什么。

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主要是体现在深度学习领域的突破。众所周知,深度学习的核心—神经网络,是在1951被发明,第一个能工作的深度学习网络在六十年代末期被发表。到八十年代末期,人工智能学术界从逻辑法则方法逐步转向了统计方法,也就是机器学习。而在1989年,科学家们就开始利用卷积网络来识别手写字。所以说人工智能不是一门新兴的技术,他经过了长达六十多年的发展。只不过在2012年以前,人工智能更多的是一项科学研究。

从2012年开始,随着GPU被用于大幅度提升深度学习的速度,以及创业大潮和资本市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创业者进入人工智能领域,但是这个阶段,无论是出于资本的需要,还是舆论的追捧,其实大多数人都还处在一个“讲故事”、“话未来”、“拼概念”的阶段。

根据眼神科技过往经验,无论是人脸识别、指纹识别、还是虹膜、指静脉识别,一项新技术从研发到落地,至少需要5年时间,国内几家做人脸识别的企业比如商汤、旷视,过往经历似乎也证明了这个五年说法,而且人脸识别应该是生物识别技术里面相对比较简单的识别技术。

从2012到2017年,刚好5年,所以2018年,应该是整个行业关注落地的开始。从这个阶段开始,我认为AI成为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大众熟知的工具。所以,我个人认为:“AI+什么”,在没有解决问题之前,叫人工智能,一旦问题解决了,该叫什么就叫什么。那安防还是安防,医疗还是医疗。所谓的“AI+”,是指某些在路上探索、没有落地、没有形成盈利模式闭环的项目的说法。

这句话怎么理解呢?从事这些人工智能的企业,解决了问题形成产品,形成场景,形成商业闭环之后,就不再叫人工智能,该叫什么就叫什么了。很多AI公司正在积极做AI+,在路上探索项目落地,探索这个商业的闭环。大家也可以根据这一点区分这个公司正在处于某一个阶段。

根据刚才这个比较抽象的概念,我把整个人工智能企业的商业化分类,分成三类,第一个是新兴的人工智能企业,第二个是传统引领者,第三个是已经在AI行业深耕多年的人工智能企业。

现在第一类企业的情况是,加入的新兴的企业大部分完成了,或者正在路上,实现算法,基本的核心技术已经有了,正在探索落地,它有的是资本、品牌,寻求落地形成闭环。作为传统的行业,比如说像海康、大华,他们有一个特点,他们是行业内存量市场的巨无霸,它面对的机会和市场,形成的商业套路、客户资源非常强大。选择跟他们合作,可能是比较不错的路。第三类企业,在人工智能领域待了很多年,比如说眼神科技,还有上海的方力等这些企业,它们利用多年的客户资源,在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或者在原有的品牌上,探索新的路子。

归根结底,不同的企业,应该找到自己的赛道,找到自己的入口,从赛道最有利于自己的位置出发,以合作的方式寻求更大的商业利益化,像我们这样的产业,既有自己的算法,又有核心技术,又有客户,不妨利用核心技术扩大合作。以前做1个亿的核心技术,与其卖给别人,不如整合进入市场。举个比较简单的例子,用模块、技术和别人合作,我出去一整合,我突然发现整合以后,带动整个产业的发展,自己有地建立自己的产业园,核心的技术可以撬动10倍、20倍的市场规模。

商业化的阶段分几个阶段,我认为分3个阶段:识你、懂你、AI你

识你就是说识人,以前的指纹、人脸、虹膜很清楚了,我们做的多种技术融合的识别,识你是第一步,识你这个“你”还有识别万物,对车的识别,对视频结构的分析,包括对医疗技术的识别。我们最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了一个比赛—眼神杯,目前有130多支国内、国际上顶尖的人工智能团队队伍参加了这个比赛,这个大家可以上网查一下。

懂你这个阶段应该在识你之后,第二个阶段,基于大数据构造全产业链。我觉得单一的公司,要想解决人工智能的问题是比较难的问题,很难一个公司把整个产业链打通,合作应该是一个出路。具有了“识你”的核心技术,把这个“识你”的技术作为驱动,软件作为神经,数据作为核心,同时加强自己的产品创造,把交付落地工作做好。获得了大数据才可以懂你。那么,基于这个数据之后对人进行画像,分析人的喜好、偏好、细化,我想这个是基于识你之后的大数据基础上,进行挖掘之后的结果。

那么AI你呢,这个是基于识你,认识你是谁,比说你家有一个小狗,它看到你不叫证明是喜欢你的,它看到别的人会叫,不会让他进去,可以把那个狗理解成你要需要的机器人,那么,它识你让你进家门之后,会等你,会和你说话,机器人也是这样的,并且呢,你进门之后的习惯怎么样,你不高兴你看它一眼,如果你的眼神比较严厉,它可能会夹着尾巴走开。机器人和你相处时间长了有大数据,也是让你的生活变的更智能,这是一种高级机器人,小狗变成高级机器人,知道你喜欢看什么书籍,可以帮助你,甚至如果你有高血压可以拿设备帮你测量,这些都是基于大数据,基于懂你,逐渐变成高级机器人的过程。

以上是我对于AI商业化落地的一点个人见解,也是眼神科技多年发展所秉持的思路和原则,最后简单汇报一下眼神科技的一些成果。

眼神科技,专注于深度学习技术,以大数据为依托,以生物识别为切入点,致力于解决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机交互问题。

纵观眼神科发展的20年,其实是技术创新与行业落地并举的20年。1997年,我创立了天诚盛业,1998年开始指纹识别技术的研发。

2003年指纹识别研发成功,并且成功应用于银行风险内控。这也是中国银行业第一次导入生物识别技术,并取得了大规模应用,截至目前,应该有不下150万台设备服务于银行至今;

2005年人脸识别技术研发完成;

2007年虹膜识别技术研发成功;

2009年获得国际虹膜公开赛全球第二名;

2012年,现在大家非常熟悉的人证合一、实名认证那时还不是必选项,而眼神科技已经创造性的在银行提出了“人脸联网核查”的概念。同年指纹识别技术获得公安部推荐,并且开始走出国门,探索海外市场,并且将国外先进的标准和规范引入国内;

2013年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成为行业内唯一一个获此殊荣的企业;

2014年在民生银行上线人脸识别平台,成为国内第一个大规模商用的人脸识别项目;

2015年先后在农行、交行等20多家银行上线人脸识别;

2016年,乘着 “人工智能元年”的东风,眼神科技成立,天诚盛业成为旗下全资子公司,眼神科技开始全面布局“AI+场景”。

这些年的专注,也让我们收获了一些认可和成绩。我们打造了目前全球唯一的多模态生物识别统一认证平台,实现多种生物识别算法的统一和数据统一,并且实现统一管理和融合识别。获得了“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拥有了超过60%的银行市场占有率,这意味着您在上海路边看到的两家银行网点里就有一家是我们的客户;另外我们也致力于AI落地方面,国内行业标准的规范和完善。中国电子标准化研究院的人脸识别和指纹识别的标准测试平台,由我们独立设计研发完成。我们还主导并参与制定了30项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此外,眼神科技一直致力于原创技术、自主研发,目前发明专利数量已经超过300项,应该是业内最多的,而且,大部分专利都是过去的3年内获得授权,都是小鲜肉。最重要的一点,这些专利都布局在了要害部位,有需要的可以找眼神科技要授权。

经过这20年的努力,眼神科技在商业落地上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在安防、金融、校园、社区、城市等多领域实现了全面开花。智慧安防领域,我们构建了基于整个城市的固定布控和移动布控,参与了多地“天网工程”和“雪亮工程”。还在全国20多个机场和客运站上线了安全管控系统;在金融领域耕耘15年,现在有130多个银行在使用我们的技术,已与全国60%以上银行机构达成合作;在校园领域,眼神科技和超过100所高校达成了合作,进行了校园全场景生态的打造;在社区领域,眼神科技通过和万科合作,已经为400多个社区打造了311的安全系统,实现居民社区的统一安全管理。而且,我们是第一批进入雄安新区的人工智能企业,也是唯一的一家人工智能企业。我们的行业客户1000+,总用户数5亿+,每年增量10亿人次,AI开放平台项目上线3000+,AI开放平台总调用次数4亿次+。

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说经历了大概60年的历史,那么尽管是60年,我觉得人工智能还在初期阶段。眼神科技是在人工智能行业耕耘20年的企业,作为老兵,希望和从事于人工智能产业落地的同事们一道前进。我们有这样一个价值观:视同行如同窗。把同行当做同窗,我们希望把我们技术贡献出来,和你们一道努力。

最后,用我们公司的一个愿景结束,“愿与大家一道,让生活更轻松,让世界更温暖”。

谢谢大家。

相关领域
商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