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领域 > 佛教 领域
断惑证真 (佛教的常用语)
断惑证真,是佛教的常用语。提及断惑证真,就必须首先了解什么是惑、什么是真、什么是
四种教授 (佛教术语)
【四种教授】 [出瑜伽师地论] 一无倒教授谓不颠倒宣说法义。令其受持读诵修学。是
当位即妙 (佛教术语)
当位即妙是佛教术语,犹言当相即道。谓不论何事,其位皆妙。如良医所观,毒有毒之妙,
延历僧灯 (唐思托所著佛教典籍)
佛教典籍,十卷。唐·思托着。日本·延历七年(788)完成。为日本最古的高僧传。著
释迦方志 (唐道宣创作的佛教典籍)
《释迦方志》是唐道宣创作的佛教典籍,是一部记述释迦牟尼诞生地和教说流布地的佛教史
通局四句 (出自《华严经疏》的佛教术语)
通局四句是出自《华严经疏》的佛教术语。【通局四句】 [出华严经疏] 一或局谓佛说
甘丹墀巴 (藏传佛教僧名)
甘丹墀巴,亦称“墀仁波且”,一译“甘丹法王”,藏传佛教僧取名。亦称“墀仁波且”,
明度无极 (佛学术语)
明度无极,佛学术语,般若波罗蜜之古译。般若译曰明,波罗蜜译曰度,又曰度无极,新译
参卓林寺 (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
参卓林寺是西藏佛教前弘期于8世纪中叶兴建的,是一座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文化大革命
无嗔心所 (佛学术语)
无嗔心所,佛学术语。佛学术语,此为心所有法中的十一善心所之一.逆境当前,不生恚恨
念而无念 (佛教术语)
佛教术语, 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念而无念,无念而念者。乃念到相应时,虽常念佛,
无法可得 (佛教禅语)
所谓“无法可得”,就像禅宗中的那个一指禅。佛前面说无法可说,这下更严重了,是无法
即凡即圣 (佛教禅宗用语)
即凡即圣,佛教禅宗用语。即凡即圣,佛教禅宗用语。洪州系禅师大珠慧海据唯识家所谓“
仰山指雪 (佛学术语)
仰山指雪,佛学术语,公案名。师因见雪狮子,乃指云:还有过得此色者么?众无对。见宗
摩诃僧律 (佛教戒律书)
佛教戒律书。简称《僧律》,意译《大众律》。东晋佛陀跋陀罗与法显共译,40卷,为印
成所作智 (佛教术语)
梵语kr!tya^nus!t!ha^na-jn~a^na。又作作事智。为法相宗所
辟支小乘 (佛教语)
佛教语。即辟支佛乘。因其并无师承,独自悟道,未能达到无上觉悟的法界而成佛,故称。
我波罗蜜 (佛学术语)
佛学术语,谓至佛果而成就我德之波罗蜜行也。佛学术语,谓至佛果而成就我德之波罗蜜行
开示悟入 (佛学术语)
开示悟入是佛学术语。开是开佛知见,示是示佛知见,悟是悟佛知见,入是入佛知见,此开
隋代佛教 (佛教)
隋代佛教,是从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到恭帝义宁二年(618)中国隋王朝一代三十
五功释义 (佛教术语)
中国伊斯兰教关于功修的论著。又称《礼书五功释义》、《一斋五功释义》。清雍正、乾隆
庵罗树园 (佛教地名)
庵罗树园,佛教地名。在印度之毗耶离国,庵罗树女所献,佛于此说维摩经。【庵罗树园】
灭受想定 (佛学术语)
灭受想定,佛学术语。佛学术语,灭尽定之异名。使六识之心心所都灭而不起,故名为灭尽
因中说果 (佛学术语)
因中说果是佛学术语,于因上说果之论法。涅槃经三十七曰:‘如来或时,因中说果,果中
严身真言 (佛学术语)
严身真言,佛学术语。佛学术语,称如来顶相,如来甲,如来圆光,如来舌相之四种真言。
药珠二身 (佛学术语)
佛学术语,药树王身如与如意珠王身也。佛为拔众生苦化现之身,谓之药树王身(见药树王
鲁祖家风 (佛学术语)
鲁祖家风,佛学术语, 又作鲁祖面壁。鲁祖,指唐代池州鲁祖山之宝云禅师。宝云平日接
加持供物 (佛教术语)
密教行者修一尊法时,以各部办事明王之印明加持供物,以防药叉、罗刹、毗那夜迦等之盗
邬波驮耶 (佛学术语)
邬波驮耶,是佛学术语,梵语upa^dhya^ya,巴利语 upajjha^ya。
忙忙六道 (佛学术语)
忙忙六道,佛学术语。佛学术语,谓人于世间奔走钻营,茫然无定,一旦无常侵逼,则受六
理在绝言 (佛学术语)
理在绝言,佛学术语,言真理在言语道断中之义。又为当然不要道理言论之义。佛学术语,
声闻乘教 (佛学术语)
声闻乘教,佛学术语。佛学术语, 光宅四乘之一。光宅,即指南朝梁代光宅寺之法云法师
四律五论 (佛教文献)
属于萨婆多部(有部)的《十诵律》六十一卷、昙无德部的《四分律》六十卷、大众部的《
登迦目录 (佛教典籍)
藏族早期三大著名佛经目录之一。墀松德赞时,译师嘎哇贝则(ka-ba-dpal-b
法界实相 (佛学术语)
法界与实相。法界与实相,是同体异名。佛学术语,法界与实相也。是一体异名,今重言之
独一法界 (佛教术语)
佛教术语,显曰一真法界。密曰独一法界。一切诸法,真如平等,故为一即一切法,一切法
止观念佛 (佛教术语)
止观念佛是佛教术语,用止观方法念佛,称止观念佛。一句佛号蓦直念去,杂念不起便是止
晋美彭措 (藏传佛教宁玛派高僧)
晋美彭措(1933—2004),藏传佛教宁玛派高僧。1933年1月3日(藏历水鸡
无余涅盘 (佛学术语)
涅槃分为两种:一有余涅槃,二无余涅槃。新译曰有余依,无余依。依者,有漏之依身。对
和南圣众 (佛教名词)
和南圣众,就是向佛菩萨众及诸贤圣僧行五体投地礼的意思。和南:梵语Vanda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