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树
时光轴
论点集
总题库

词条相关
1932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德国原子弹计划的领导者
这是一名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量子力学的主要创始人,哥本哈根学派的代表人物,193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他叫
在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他名列第43位。
1925年,他得益于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的思路,创立起了矩阵力学,并提出不确定性原理及矩阵理论。这些都是后来奠定量子力学的重要基础理论,他也因此于1932年获得了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除此之外,他还是一个核物理学家,1938年,德国物理学家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而他则提出了核反应堆理论。也正因如此,二战开始后,他被纳粹德国挑选负责领导研制原子弹,万幸的是他在计算时没有把中子扩散率计算在内,算错了核反应的临界质量,认为通过核裂变链式反应来生产核武器,至少得需要几吨的铀235,而实际上十几公斤就够了,让希特勒大失所望,暂时放弃了原子弹的研究。
后来,他算错核反应临界质量的事就一直成为外界讨论的一个热点,有人认为他其实是不支持纳粹的,因此故意算错,也有人认为是他自己的粗心大意才算错的,是个人能力问题,但最终也没一个定论。
后来,他在美国造访了曼哈顿计划原子弹基地,但是那里的科学家都拒绝和他握手,原因是他曾是“为希特勒造原子弹的人”。他感到难堪,因为那些“实际制造出原子弹的人”,居然还拒绝与自己握手。
印度首位诺贝尔奖得主,获奖只因解释了“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
这是印度首位诺贝尔奖得主,也是亚洲首位诺贝尔奖得主,名叫
他天赋异禀,16岁大学毕业,以第一名获物理学金奖;18岁在英国著名科学杂志《自然》发表了关于光的衍射效应的论文;19岁又以优异成绩获硕士学位。
1921年,他在英国皇家学会上作了声学与光学的研究报告后,乘船回国,途经地中海。忽然,他听到一对母子的谈话,小孩问妈妈:“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小孩的妈妈不知道怎么回答,于是向他求助,他帮忙解释说是因为海水反射了天空的颜色。
他的这个简单的回答,看似简单,但实际上是由当时的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瑞利勋爵证明过的,已经是当时物理学界的定论,外界从未质疑,他也一样。
不过,在经历过这件事后,他隐隐觉得这个问题有点不对,于是便开始投入了“海水为什么是蓝色的”这一问题的研究当中,并在研究当中发现瑞利对这一问题的解释实验证据不足,于是从光线散射与水分子的相互作用入手,运用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等人的涨落理论,获得了光线通过净水、冰块及其他材料时散射现象的充分数据,证明了水分子对光线的散射作用使海水呈现出蓝色的机理,与大气分子散射太阳光而使天空呈现蓝色的机理是完全相同的,即水分子对光谱上蓝色一端的色光散射更为强烈。
后来,他又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分别发现了一种普遍存在的光的散射效应,现被人们统称为“效应”。该效应的发现为上个世纪初科学界最终接受了光的粒子学说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被英国皇家学会正式称为“20年代实验物理学中最卓越的三四个发现之一”。这个效应,即便在现在最尖端科技半导体的生产当中也有极为重要的应用。
1930年,他也因为这个发现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另外,他还是印度第二位诺贝尔物理学家得主钱德拉塞卡的叔叔,他侄子钱德拉塞卡因计算出著名的钱德拉塞卡极限而获得1983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
印度第二位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成果被老师打压数十年终获诺贝尔奖
这是一位印度籍物理学家,也是继印度第一任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他叔叔拉曼之后第二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科学家,名叫
他出生于印度一个富裕家庭,父亲是政府高官,母亲是个知识分子,曾将亨利克·易卜生的剧作《玩偶之家》翻译成泰米尔语。
1930年,他获得印度政府的奖学金,前往英国剑桥大学并在三一学院学习理论物理,师从当时著名的天文学家亚瑟·爱丁顿,爱丁顿曾因在1919年证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而名声大噪。
1930年,在他从印度出发前往英国的航程中,他万般无聊,于是开始研究起了自己的研究方向白矮星。当时,物理学界认为所有的恒星都将演变成白矮星,但他在研究白矮星的时候通过计算发现其实并非如此,他算出了一个极限值(后来著名的极限,大概是1.4倍的太阳质量),结果认为当恒星的质量一旦超过这个极限,就不会演化成白矮星。
后来,他来到了英国,沿着这一思路继续研究下去,并将之作为自己的学业论文在皇家天文学会的一个会议上公开发表。
不过,让人意外的是,为他争取到这一机会的他的老师爱丁顿却意外地在他发表发表完成之后公然对他的论点进行反驳,还不给他解释的机会,就像是谋划好的。
于是,此后数年他都一直在和老师爱丁顿辩论,但因为人微言轻,没有多少公开辩解的机会,加之爱丁顿的名声太大,甚至连读过他论文的大物理学家泡利和狄拉克都在读过他论文后表示战队爱丁顿。
后来,他也因此心灰意冷,甚至多次改变自己的研究方向,这也直接导致他晚年研究成果寥寥的原因之一。
最终,他的研究成果得到了物理学界的公认。不过,这已经是三十年后的事了,然后时间又过了二十年来到了1983年,他终于因此获得了他梦寐以求的认可“诺贝尔物理学奖”。
值得一提的是,1937年他移居芝加哥,并在芝加哥大学任教。在那里,他曾教过两个学生,当时20出头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只是,当这两个学生在1957年就意气风发地拿到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时候,他却还要等将近三十年才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