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子结构和强子物理,强子曾经被看成基本粒子,随着粒子物理学的进展,认识到强子是有着内部结构的粒子。早期模型 最早提出强子结构模型的是E.费米和杨振宁。1949年,他们提出当时已知的所有原子核及介子,都是由质子p、中子n以及它们的反粒子(p、n)构成的。如π介子是由处于自旋单态及轨道运动的S态(1S0态)的正反核子构成的同位旋三重态由正反核子还可构成1S0的同位旋单态或3S0的同位旋单态或三重态。具有这些量子数的粒子1949年尚未被发现,但在后来的实验中已被找到。费米–杨模型中只有非奇异的介子及重子,因为核子不具有奇异数,由此不能构造成奇异粒子。1955年,日本物理学家坂田昌一推广了费米–杨模型,提出所有的强子都是由质子p、中子n和超子Λ以及它们的反粒子p、n、Λ构成的坂田模型。坂田模型中质量最低的一些介子的构成是:此后的实验检验中,坂田模型对介子的分类,介子的质量、自旋、宇称等性质的描述较成功,但对重子的分类则不能令人满意。如∑±0及Ξ0,-这五种重子,在坂田模型中是分别由(正反核子+Λ)和(反核子+2Λ)构成的,而这些可能的组合共有27种。就是说坂田模型预言的重子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