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模型生命表是由联合国人口司于1955年根据收集到的50个国家分性别的158张生命表而编制的世界上第一套模型生命表。编制者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在这些实际生命表中,每个年龄组的死亡概率都与前一个年龄组的死亡概率密切相关,于是他们假设每个死亡概率是前一死亡概率的二次函数。1956年联合国将这套模型生命表按0岁平均预期寿命e0的大小重新排列,表中e0最低的为20岁,最高的为75岁。这样,在使用时只要有了e0,就可以找出相应的模型生命表及整套生命表指标。联合模型生命表的创立,对推动死亡率分析和研究起了很大作用。但是这套模型生命表还尚有许多缺陷,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从0岁死亡概率开始,用17岁二次函数方程“链式”计算各年龄组死亡概率,不可避免项导致估算上一个参数时的误差逐一累计到下一个估算值上,使高年龄组死亡概率误差更大。二是用来拟合17套回归方程系数的158张生命表质量不一,在这些生命表中包括了大量有缺陷的死亡率数据,并且所收集的生命表其数量在地区间和不同年代的分布也很不均匀,许多地区的生命表没有包括在基础数据中。由于存在这些不足,加之这种单参数模型本身也缺乏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