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主义电影理论,西方结构主义思潮影响下兴起的不同电影理论学说的泛称。20世纪20年代,以史克洛夫斯基、普罗普和狄尼雅诺夫为代表的苏联“形式主义学派”和“布拉格语言学小组”曾经在文艺学研究中采纳结构主义原理。20世纪60年代,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波及人文学科各领域,成为研究社会、经济、政治与文化的方法论模式。1962年,文化人类学家列维—斯特劳斯的《野蛮人心智》一书问世,标志了结构主义思潮的兴起。文艺理论家罗兰·巴尔特、思想史家福柯、哲学家阿尔都塞和德里达、精神分析学家拉康纷纷借助结构主义模式,完成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派生自结构主义语言学的符号学,深刻影响了电影理论研究的趋向,电影符号学应运而生。克·麦茨、皮埃尔·帕索里尼、温别尔托·艾柯和彼得·沃伦,以结构主义方法论研究电影语言特性,分析电影文本,为结构主义电影理论奠定了基础。70年代,强调事物的变化性的后结构主义取代了强调事物的稳定性的结构主义的主导地位,以电影精神分析学、意识形态电影理论和女权主义理论解释电影和电影现象的各种理论登场,形成结构主义电影理论的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