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示踪沙技术(radioactive tracer sand technology),工学-核技术-〔地学中核技术〕,将具有放射性的泥沙或类似物投放于海岸带、浅海海底,通过探寻放射性示踪沙的踪迹和放射性元素含量来计算泥沙的移动方向、速度、规模和研究泥沙流的方法。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沙技术是探究江河和近海地区泥沙运动和泥沙淤积规律的一种有效方法,自1954年在英国泰晤士河试用成功以来,已有30多个国家使用放射性示踪沙技术研究河流、河口和沿岸的浮泥、泥沙和卵石的运动。1973年,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发行出版有泥沙输移示踪技术的专辑。从已发表的文献来看,人工放射性示踪沙试验的应用领域包括河流底移质输沙、海岸带沿岸输沙、河口水沙过程、潮汐汊道输沙过程、海岸工程的冲淤效应、港口底质活动性、浅海表层沉积物运动、泥沙的活动层厚度、污染物的扩散和沉积过程等。早在数十年前,中国也使用若干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沙进行河流、河口、海岸泥沙输移的研究实验。国内外所采用的示踪方法可分为流明沙示踪法(荧光染色剂)、放射性示踪法及中子活化示踪法。放射性示踪沙一般分为天然放射性示踪沙和人工放射性示踪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