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状凝结传热模型(heat transfer model for dropwise condensation),工学-工程热物理及动力工程-工程热物理-传热传质学-相变传热-凝结传热-珠状凝结,展现珠状凝结相变传递过程中液滴动态与传热传质行为的多尺度机理模型。珠状凝结具有典型的多尺度特征,包括核化、生长、合并、脱落等子过程。珠状凝结模型通常包括传热机理假设、液滴尺寸分布、传热热阻、总传热通量等多个部分。1967年,勒费夫尔(Le Fevre)和J.W.罗丝(J.W.Rose)提出经典竖直壁面珠状凝结传热模型,分析了单个液滴及液滴分布与总传热量的关系。由蒸汽到壁面的传热过程经历多个热阻,温度相应地依次下降,分别为:气液界面热阻();液滴曲率热阻();液滴导热热阻();涂层热阻()。超疏水表面的飞速发展促进了柱状凝结传热模型的发展,但主要表面在于凝结液滴热阻表达式的修正,考虑了输水和疏水表面大接触角时液滴导热热阻的变化;根据超疏水表面上凝结液滴的不同润湿模式以及微纳结构参数对液滴导热热阻表达式进行了修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