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红外相机监测(animal monitoring by infrared camera),理学-生态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生态学〕-保护生态学-〔生物多样性编目与监测〕-生物多样性监测-红外相机监测,在无人操作时,红外触发的相机自动拍摄动物照片或视频,从而获取动物形态、分布和行为等信息,用于动物数量监测和生态学研究的技术与方法。与传统的调查方法相比,这种方法能获得更为直观和准确的数据,降低了劳动成本并且提高了工作效率,因此被广泛运用于野生动物的资源调查和种群动态研究。红外相机技术最早源于以机械方式触发的照相技术,例如1906年《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刊登了野生动物摄影先驱G.施拉斯[注]利用一条绳索绊发相机拍摄的夜间照片。此后,随着红外传感器的成熟和数码照相技术的发展,红外相机的使用日臻普及。使用较多的是被动式红外触发相机,它一般由红外传感器、控制线路板、相机、供电系统和外壳组成。红外传感器通过探测相机前方扇形区域内热量、红外能量的突然变化来触发相机快门,进行拍照或者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