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传播模式(model of museum communication),历史学-博物馆学-博物馆公共服务,描述、解释和分析博物馆传播现象的图像形式。在传播学的研究史上,建构模式的方式是对传播过程的结构和性质最直接的理论化说明。模式研究随着人类社会传播活动的发展而发展。在传播学史上,最早提出传播过程模式的是美国学者H.D.拉斯韦尔[注]。1948年拉斯韦尔首次提出了构成传播过程的“五要素”,并按照一定结构对它们进行排列,形成了“5W”模式(图1)。其中,“5W”分别指谁[注]、说什么[注]、通过什么渠道[注]、对谁说[注]、产生什么效果[注]。博物馆的传播模式也从传播学模式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根据传播学理论,任何博物馆的传播推广活动,都是对博物馆信息传播者、博物馆展品及文化内容、参观观众,以及传播推广的渠道媒介等要素在一定时空范围内进行设计、配置和整合的结果,通过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将博物馆展品的信息、文化内涵及文化特色准确地传达给观众。图1 “5W”模式“5W”模式作为早期的过程模式,只考虑传播效果,却没有提供受传者交流反馈的环节,从而无法体现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