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回教育权运动(the regaining education right movement ),历史学-中国历史-中华民国史-中华民国-社会经济,中国近代反教会教育、收回教育权的一场思潮和社会运动。19、20世纪之交,国家观念及“教育和宗教分离”观念传入,民族情绪抬头,教育主权观念逐步形成。直至五四时期,教会学校的迅速发展和国人对宗教问题的重视和讨论,形成了20世纪20、30年代反基督教和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基础。1922年4月,世界基督教学生同盟第11次大会在中国北京国立清华学校举行。先于此得知消息的一批具有“布尔什维克”倾向的上海学生于1922年2月决定成立“非基督教学生同盟”,其章程、宣言和通电皆在社会主义青年团机关刊物《先驱》上发表。宣言政治色彩浓厚,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带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影响痕迹。3月,北京大学部分学生成立“非宗教大同盟”,李石曾、李大钊、陈独秀、蔡元培、王星拱、吴虞等各种思想流派的精英加入。由此以北京、上海及各大城市为辐射,拉开了这场波及广泛、影响深刻的反教会教育、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序幕。从东北开始,奉天教育界最先展开从日本人手中收回教育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