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桑皮纸(Uyghur mulberry paper),理学-科学技术史-纺织与轻工技术史-〔轻工技术史〕-〔发明创造〕,维吾尔族的传统桑皮纸。根据考古资料、历史文献记载,新疆的造纸历史可追溯到南北朝时期,唐朝时期已有造纸作坊。至今,新疆南部的和田地区墨玉县仍保留有此传统手工造纸技艺。南疆的维吾尔族有别于北疆游牧民众的生活方式,喜好聚居,自古便有种植桑树的传统,桑皮纸便是南疆具有代表性的手工纸。通过对和田地区民间造纸技术的实地考察,得知维吾尔族手工造纸以桑皮为主要原料。主要的造纸工序为:浸泡—剥皮—晾晒—煮料—捣料—搅拌—浇纸—晾晒—揭纸。墨玉县的桑皮手工造纸采用的是地坑式的浇纸法,纸张呈黄白色,纤维较细长,虽有细微的杂质,但韧性较好,抗拉性强,不易断裂,无毒性。民国时期,桑皮纸在新疆地区拥有旺盛的市场需求,曾被广泛应用于文书、信件、地方货币以及帽靴制作等。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机制纸的冲击,这项传统技艺濒临失传,21世纪,这一技艺又逐渐受到世人的关注。2006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地区的维吾尔族桑皮纸制作技艺选入了中国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