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敏感性评价(ecological sensitivity analysis),工学-人居环境科学. 城乡规划学-城乡空间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编制-技术方法,确定生态环境影响最敏感的地区和最具有保护价值的地区,为生态功能区划提供综合性分析与判断。生态敏感性指生态系统对人类活动反应的敏感程度,用来反映产生生态失衡与生态问题的可能性大小。内容一般意义上的生态敏感区包括水源保护区、风景名胜、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文物、历史文化保护地(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及重点监督区、天然湿地、珍稀动植物栖息地、红树林和文教区等区域。生态敏感性评价应明确区域可能发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类型与可能性大小;敏感性评价应根据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形成机制,分析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区域分异规律,明确特定生态环境问题可能发生的地区范围与可能程度;首先针对特定生态环境问题进行评价,然后对多种生态环境问题的敏感性进行综合分析,明确区域生态环境敏感性的分布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一般采用实地考察和调研的方式, 同时也采用先进的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 以获取更丰富的资料和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