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恒星红外辐射(infrared radiation of protostars),理学-天文学-空间天文学-红外天文学-红外天空-〔恒星级红外辐射源〕,处于主序前阶段的恒星在红外波段的辐射。原恒星在红外波段最为明亮。红外观测因此成为研究恒星形成及其演化的最有力手段。这些红外辐射主要来自其外围的包层物质(通常包括一个扁平的围绕恒星运转的盘状结构),它们可蔓延至几百到上千个天文单位的空间范围。包层中的尘埃颗粒吸收来自中心原恒星的可见光及其更短波长的辐射,然后在红外以及毫米波波段释放其能量。由于尘埃对中心星可见光的遮挡,原恒星的搜寻认证工作主要在红外波段实现。随着原恒星系统的演化,包层物质会逐渐耗散,整个系统的辐射峰值将相应地从远红外波段向近红外波段移动。红外波段的谱指数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原恒星系统的分类研究中。在过去的十年间,由工作在近/中红外波段的斯皮策空间望远镜以及工作在远红外波段的赫歇尔空间天文台的加持,天文学家们得以首次描绘出太阳系近邻恒星形成区中上千颗原恒星的全波段光谱能量分布,极大增强了我们对原恒星系统的结构、物质分布、演化时标等重要性质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