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不对等贸易(ecologically unequal trade),理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与产业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生态不对等贸易,在商品等价交换背后隐含着的生态资本的不对等交换的贸易形式。由芬兰学者J.O.安德森[注]于2001年用生态足迹评价国家贸易平衡时提出。由于发达国家具有生产、技术和市场优势及在国际分工中占主导地位,通常采用高价格、低生态资本密度的产品来交换发展中国家低价格、高生态资本密度的产品,最终形成生态资本的入超(以生物物理指标衡量的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出现生态资本通过贸易产品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的现象。生态不对等贸易不仅仅局限在生态资本通过贸易产品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也有从发达国家流向发展中国家的实例,如澳大利亚、新西兰、美国等发达国家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的实例。衡量生态不对等贸易的生物物理指标包括:二氧化碳排放、生物多样性、可吸入颗粒物(PM10)、水资源消耗等。许多发达国家利用生态不对等的贸易和投资手段从发展中国家攫取大量资源(如水资源、矿产资源、土地资源、环境容纳量等),造成出口国国家境内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