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肥作物栽培史(history of green manure crop cultivation),农学-作物学-作物学史-〔作物栽培史〕-绿肥作物栽培史,绿肥作物栽培历史至少已有1700年。《诗经·周颂》记载有“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说明当时人们已认识到黍稷生长茂盛与锄下杂草腐烂后的肥田作用有关。古人早已发现有些作物具有肥田的功效。《齐民要术》将使用绿肥肥田技术称为“美田之法”。元代王祯《农书》中将绿肥称为“草粪”。明代江南农书及方志多将绿肥称为“花草”。绿肥作物栽培至迟出现在3世纪中国华南地区。截至2020年,绿肥作物栽培的最早文字记载为西晋《广志》中的“苕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叶可食”。南北朝时期,绿肥作物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有较多栽培。《齐民要术》记载:“凡美田之法,绿豆为上,小豆、胡麻(指芝麻)次之。”明确不同绿肥作物肥田的能力大小。至宋元时期,绿肥作物栽培有了进一步发展。北宋苏轼“春尽苗叶老,耕翻烟雨丛。润随甘泽化,暖作青泥融。始终不我负,力与粪壤同”的诗句,描写以苕子作绿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