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效多基因假说(microeffect polygene hypothesis),农学-畜牧学-[动物遗传育种]-动物育种-微效多基因假说,数量性状遗传模式假说。1908年由瑞典遗传学家H.尼尔森-埃勒(Herman Nilsson-Ehle,1873-02-12~1949-12-29)提出。主要内容包括:①数量性状的表现受数目未知的很多基因座上的基因共同控制,每个基因的作用很小(微效),但各基因座的基因的遗传仍服从孟德尔遗传定律;②不同的基因作用是独立的,所有基因总的作用是各个基因效应的累加。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可将这种假说称为无穷小基因模型,即影响数量性状的基因可视为无穷多,而每个基因的作用可视为无穷小。在此之后,随着人们对数量性状认识的发展,这个假说得到了不断的修正和补充,主要修正和补充的内容是:①各个基因的作用不一定是独立的,在一个基因座内的等位基因之间以及不同基因座的非等位基因之间可能存在互作,所以所有基因总的作用(基因型值)包括了加性效应(不同基因效应的累加)、显性效应(等位基因间的互作)和上位效应(非等位基因间的互作)3个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