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遗传育种学(aquaculture genetics and breeding),农学-渔业-水产养殖-水产遗传育种学,研究水产生物遗传变异的规律和育种技术的学科。是水产养殖的一门分支学科,包含鱼、虾、贝、蟹、藻等的遗传育种研究。沿革在中国,水产生物的传统选择育种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根据考古记载,大约在1750年前,最早的金鱼就从鲫鱼的金色或红色突变体中选育出来了。后来根据它们的颜色变异、身体形状、鱼鳍形态及眼睛构造的变化,逐渐选育出多达几百个品种的金鱼。红鲤、彩鲤和锦鲤也有400多年的选育记录。但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开始科学、系统地进行鱼类遗传育种学研究。20世纪60年代早期,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的成功,为鱼类遗传学和育种学研究奠定了技术基础。1972年,中国第一个从事鱼类遗传育种的专业机构——鱼类遗传育种研究室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成立。随后,在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多个下属研究所也相继成立了相应的遗传育种研究室或研究中心,主要聚焦于鱼、虾、贝、藻等特有水产经济生物相关的遗传育种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