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转移劳动力(transferred agricultural labor),工学-人居环境科学. 城乡规划学-城市与乡村规划研究-城乡经济,由从事农业生产活动转到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蕴藏在人体中的脑力和体力的总和。农业转移劳动力通常是伴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而产生的一类人群。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出现的大量“农民工”群体受到学术界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在进行学术研究及统计监测时,“农民工”主要采用“户籍在农村,在本地从事非农业产出或外出从业6个月及以上的劳动者”的定义。但“农民工”这一称谓略带有贬义和歧视的含义,越来越多的学者呼吁改变这一称谓。在2009年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开始使用“农业转移人口”来代替“农民工”,表示包括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非劳动适龄人口等人群。“农业转移人口”的主体仍然是“农民工”群体,因此在研究上两者的概念通常等同或者混用。《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大量农业转移人口难以融入城市社会,市民化进程滞后”的问题,也提出了中国“2014年约有2.34亿农民工及其随迁家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