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米栽培史(history of corn cultivation in China),管理学-农林经济管理-农业经济史-〔中国作物栽培史〕,玉米引入中国后,逐渐人工种植的本土化过程。玉米虽然是外来物种,但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成为中国四大粮食作物之一。玉米是中国从美洲引入的农作物之一,16世纪传入中国,至今中国玉米栽培已经近五百年。作为外来物种,其在中国的传播过程并不顺利,“从边疆传入内地,从丘陵转到平原”就能看出玉米的传播路径。有西南路径,西北路径和东南海上路径三种流传的观点,不论哪一种传播路径都有一定的史料阐述论证。很多地方志中有关于玉米的记载,其中,中国最早记录玉米的文献为1511年出版的《颍州志》,另外,1560年《平凉府志》中有详细记述:“番麦,一曰西天麦,苗叶如蜀秫而肥短,末有穗如稻而非实,实如塔,如桐子大,生节间。花垂红绒在塔末。长五六寸。三月种,八月收。”在16世纪到19世纪中叶,由于玉米的优良特征,主要集中种植在山区或旱地,其栽培技术比较粗放,除了中耕锄草,偶尔施肥、浇灌之外,并无其他主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