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铜鼎(Chinese Ancient Brozone Ding),历史学-文物-金属文物-代表性器物,中国古代青铜炊食器、礼器。甲骨文中有鼎的象形字,假借为贞卜之“贞”;金文中有鼎字,为鼎器自名。青铜鼎始见于二里头文化晚期,年代约当夏末或商初,盛行于商周,沿用至汉代,是青铜礼器中流行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地位最重要的器类。基本形制为大口、圆腹、圜底、双耳、三足,也有方形、平底、四足的形制。主要用途是在贵族祭祀、宴飨等礼仪活动中盛肉类。东汉晚期后鼎器消失。宋以后有仿古赏玩的青铜鼎,也或用作宗庙、祠堂祭祀礼器。青铜鼎的形制由锥足到柱足、蹄足(西周还有扁足),立耳到附耳,无盖到有盖,商代至西周中期并流行四足方鼎。青铜鼎纹饰多铸于颈、腹部,纹样随时代而变化。商鼎有铭者不多,一般一到几字,周代多见记事长铭。战国中晚期到汉代,铜鼎的礼器含义渐失,多成为生活实用器或工艺品,或简素,或以错金银装饰,铭刻出现“物勒工名”等形式,与商周古鼎浑厚凝重的风格和叙事颂扬的典雅遣词已大不相同。文献和考古资料表明,周代有所谓用鼎制度,不同等级身份的贵族使用的随葬鼎数各有等差,并与簋数相配,构成礼器制度的核心。